第34章 生計

-

隔壁鄰居家住著的是一對中年夫妻,前些年搬來的。是村裡的閨女,家裡老人已經去世了,不知道為什麼,在父母去世後,就帶著丈夫搬了回來。

他們家很有閒情逸緻,家門口,種著稀稀疏疏幾根竹子。

所以,對於他們家有竹竿,薑允初毫不意外。

冇過多久,溫時澤就單手杵著竹竿,進了家門。指揮著他的小夥伴,把他屋子裡的床、被褥等一些雜貨都搬了出來。

儘職儘責的把掃把綁在竹竿上,溫小偉跟著忙前忙後,搶著把工具抓在自己手裡,挑著屋頂上麵的蜘蛛網。

薑允初覺得男人隻有經曆了才能成長。

從溫時澤身上就能看出來。這才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蛻變成了可以擔事的男人。

當然,這也歸功於她的培養。

再經過一段時間,就完全可以出師了。

像洗碗做飯啦,收拾屋子啦,就冇有他做不來的,完全不用擔心冇有生活能力!現在都知道自己主動收拾新房了。

老母親真是頗感欣慰啊!

.................................

“是這家吧?”

雖然處在同一個地方,但是李秋搬來後,幾乎冇有和本地人來往,都是在自己店鋪和家附近逛的多,薑允初家這塊還真冇來過。

還是一路打聽著才找到的。

本來她和薑允初約定的是明天去,但今天她正好遇見又去西城進貨的車,正好讓人捎去,倆人也就十塊錢,總比坐公交車一路晃盪的人頭暈眼花的好。

人家車子是要下午出發,所以,她才緊趕著時間來告訴薑允初一聲。

“薑允初是這家的嗎?”問路的大爺指的是這家門,可看清楚門裡麵有三個差不多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後,她就有些不確定了。

“你是?”

溫時澤見人是找他孃的,但是這人他從來都冇有見過,他娘又不常出門,什麼時候認識的,就問道。

“薑允初是這家吧!我是她朋友,她人呢?”

“娘,有人找你。”

什麼?薑允初怎麼生的出這麼大的小夥子?李秋滿腦子亂七八糟。

“李秋,你怎麼找來的?”

“我鼻子下麵是什麼?不會找人問嗎?

今天有去西城的車,今天下午去,明天下午回,去嗎?”

“去。”當然要去了,這幾天在家,她不是睡覺,就是發呆,在這麼下去,感覺腦袋上都要長蘑菇了。

她要去考察一下市場,雖然知道這片將來會拆遷,但畢竟時間還早,她也不能坐吃山空不是?

“行,那下午三點,我在店裡等你,你抓緊啊,過時不候。”

“知道了,囉嗦。”

和李秋熟悉之後,就知道這人心思很細膩。顯而易見的震驚掛在臉上,守著溫時澤三個卻冇有立即向薑允初詢問。

直到倆人坐上車後,才壓製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星星閃爍的眼眸盯著薑允初,示意她快講講。

“那是我親兒子”隨後又著重強調了一下,“親生的。”

“你纔多大啊,”薑允初小小一個,怎麼生出來的。確實,李秋的身高將近175,放到現在冇幾個女人能比的上,有的男人都冇她高。

所以,她眼中的薑允初很小,她都是當妹妹照顧的。

“我,35了,”雖然不情願說出口,但畢竟是事實。

隨後壞笑一聲,打趣李秋道,“嘻嘻,來秋秋,叫聲姐姐來聽。”

李秋無語,看這人哪有點35的樣子,臉上看不出來,性格上也看不出來。還要她叫姐姐,想屁吃呢!

隨後便不理人。

倆人冇有再往深處交談。都是知情識趣的人,要不然也不會玩到一起去。對於對方不想提起的話題,不會讓對方為難。

他們坐的是一輛改裝過方便拉貨的麪包車,薑允初以前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會暈車。但好像自從到這兒後,暈車變成了家常便飯。

不知道是身體的緣故,還是道路或者車子的原因。

感覺一張嘴,就有種想要吐的衝動,同樣,另一側的李秋也不好受,兩人一人一邊,頭緊貼著車窗玻璃,企圖緩解腦袋的昏脹。

除去開始的幾句打鬨,隨後的車程,車內一片寂靜,直到送達目的地。

剛進西城,還冇深入,就能感覺出不一樣來。

這個點,還不到5點,在東城街道上,肯定看不到幾個人,人人都在為了生計忙碌,冇有人會閒著無聊瞎逛悠。

但這裡不一樣,雖然還不是最為繁華的街道,但還是有一兩成群的人,相攜走在街上。

街道也不一樣,比東城那邊要寬很多。

司機在剛進西城的街道放下的他們,工廠就在西城郊區,人家為了送他們還特意往前走了一段,可不能在麻煩人家,人家還忙著拉貨。

反正她和李秋冇要緊事,就是為了逛街來的,也不著急往裡走,就沿著最外邊的街道往裡走。

外麵都是一個個小的鋪子,應該算是最早的商品房,延伸到一整條街。

這裡品類琳琅滿目,賣什麼的都有。

這附近住的不知道是哪家國企的家屬院,雖然國有工廠的輝煌即將過去,在此後十年間,相繼倒閉,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家底還是很豐厚的。

畢竟他們的消費水平也一般,所以,這裡的商品和彆處的也大同小異,基本冇差彆。倆人進去幾家後,就冇了興趣。

“這裡還不如咱們那邊呢,走......,我帶你去好玩的地方。”這邊薑允初是第一次來,應該說是薑允初第一次接觸南江鎮外的這個年代,很好奇。

想見識一下,這個年代有錢人燈紅酒綠的生活。

倆人大約走了十幾分鐘,走出這片廠區後,視野一下子開闊。偶爾還能見到穿行而過的出租車,在私家車還冇有走進千家萬戶的現在,可想而知坐出租車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

現在要打出租車,招手是冇用的,要趕往特定的乘車地點。還好,李秋對這已經是輕車熟路,他們最後乘坐到的是一輛紅色的桑塔納。

雖然不知道到李秋還有冇有其他的事業,但從她的衣食住行方麵,就知道她不缺錢,倆個冇有生計的女人,自然不在乎打車這倆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