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 章 把物資搬回家

-

張衍推開側門,走進東跨院。

“張哥,您回來了!”趙勝利聽張衍說去拉東西,就一直留意著院子裏的動靜,聽到聲音之後趕緊出來看。

“你這弄得什麽?”

“好東西!

幫我把筐搬進來!”張衍說完,轉身出去,扛起一條麻袋走進東跨院,打開地窖的門,走了下去。

“張哥,這麽多螃蟹啊?”趙勝利搬著一個筐進了院子,驚訝的喊道。

“我說你小子,小聲點,非得吵吵的滿院子都知道是吧?”張衍瞪眼訓斥道。

“哦!”趙勝利趕緊閉上嘴巴。

“這都是什麽啊?”

“知道我結婚了,戰友給捎過來的東西。”張衍無中生友道。

“這麽多螃蟹啊?”

“嫂子,這兒還有大蝦呢!”

張衍冇有多說話,又出去扛了一個麻袋進來。

“這麻袋裏是什麽?”

“東北特產,這一麻袋應該是曬乾的木耳吧。後麵還有蘑菇啥的。”張衍回答著,扛著麻袋走進地窖。

趙勝利也趕緊繼續出去搬東西。

梁燕、小李也都跟著出去幫忙往家裏抬。

“嫂子,這裏還有一筐凍柿子呢!”梁燕小聲笑道。

張衍從物品欄裏拿出來的都是一些零散的獎勵。

這些東西量不大,但是每樣東西都占一個格子,所以張衍乾脆把他們都拿出來。

反正他的戰友遍佈全國各地。

而這個年代,很多戰友一輩子都難以再見一麵,也不怕露餡。

今天晚上,張衍就清空了十幾個格子,零零碎碎的都是各地的特產。

係統太智慧了也不好,你說大米還分產地。

五常大米和小站大米,京西大米有什麽區別?不都是大米嗎?

還非得占三個格子。

不過,張衍冇有把大米拿出來,家裏暫時不缺糧食,冇必要往外拿。

再一個就是太紮眼。

趙勝利他們都在家裏,雖然他們不會出賣自己,可是有些事情還是要小心一些。

張衍隻是把小米,還有木耳、蘑菇、鬆子、花生、瓜子這些東西拿了出來。

還有就是那些螃蟹、龍蝦、帶魚以及海蔘給拿了出來。

這些東西無所謂,雖然稀罕,但是不像糧食那麽紮眼。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功夫就把東西全部搬了進來。

“喲!你們這弄得什麽啊?”剛把東西搬完,門口進來一個人。

“李大哥來了?吃了嗎?快屋裏做!”張衍看見來人,笑著打招呼道。

“還冇呢!這不是家裏送來些凍柿子,想著給張醫生您送點過來。”李大哥抬起手裏的笸籮笑著說道。

“哎呦喂!李大哥,我還想著一會兒給您送點去呢!”張衍笑著踢了踢還冇來得及送進地窖的一筐凍柿子。

“您這也有?”

“這不是,朋友給送來兩筐凍柿子,您進來的時候,我剛搬進來。”張衍笑道。

心裏暗自鬆了一口氣,還真是巧,這李大哥早來五分鍾,都要多費一番口水。

“那我就不給您了。”李大哥笑著說了一句,端著笸籮轉身離開了東跨院。

“小趙,你和小錢、小袁,你們挨家挨戶去給院子裏的鄰居送幾個凍柿子去。”張衍對趙勝利吩咐道。

“知道了!”趙勝利答應一聲。

“姐夫,我也要吃凍柿子!”小蘿蔔頭早就圍著荊條筐打轉了,嘴裏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老北京人最喜歡吃凍柿子,不僅僅是因為它好吃,也是因為這是冬天能夠吃到的為數不多的水果。

隻不過,北京城作為皇城,凡事就喜歡講究個有裏有麵,這吃個凍柿子都能給你弄出不少的講究來。

相傳這大峪溝村的柿子樹,可不是一般的樹,那是被朱元璋封過侯的,叫做淩霜侯。

北京最好的柿子,莫過於大峪溝村的磨盤柿子,也就是張衍拿回來的這種柿子。

係統出品必屬精品,張衍拿回來的這些磨盤柿子,每一個都有七八兩重。

這種規格的柿子,就算是大峪溝也不多,大多數都是半斤左右的柿子。

“吃什麽凍柿子?馬上吃飯了,等明天再吃!”佟梅嗬斥道。

“哦!”小蘿蔔頭不敢回嘴,盯著柿子,一步三回頭的進了屋。

“先吃飯,吃完飯再吃!”張衍笑著拿了幾個柿子,用涼水拔上。

這吃凍柿子,不能用熱水泡,就等用涼水拔。

把軟和了,吃起來像嘬了蜜一樣甜。

其實,北京話裏嘬了蜜,指的就是吃凍柿子。

“你就慣著他們吧!”佟梅瞪了張衍一眼,轉身進廚房繼續忙活著做飯。

“小孩子嘛!這凍柿子拿回來就是給他們吃的。”張衍嘿嘿笑著說了一句。

“我先去把三輪車給人家送回去。”

“吃完飯再去吧!”佟梅在廚房裏喊道。

“很快,幾分鍾就回來!”

張衍出了門瞪著三輪車來到兩條衚衕外後廣平衚衕,找到三輪板車老闆的家,把三輪板車送還給三輪車老闆。

當然了,還有兩毛錢,這是用車的費用。

騎著自行車回家的路上,張衍心裏一直都在琢磨著關於係統物品欄的事情。

本來還想著,係統不獎勵票據,改獎勵實物,自己用不著木箱子了,現在看來還是得準備一些木箱子才行。

這纔多長時間,八十一個物品格子就滿了,後麵怎麽辦?

隨著自己的名氣逐漸增大,隨著明年醫院大樓建成,隨著病人增多,別說八十一個格子,就是八百一十個格子也不夠用的。

到時候,真是不用出北京城,就能吃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特產。

這也證明瞭,張衍想反了,正因為開始獎勵實物,才更需要木箱。

訂購大木箱這件事,該提上日程了。

張衍準備明天先去魯班衚衕,把剩下的那些木箱子買回來再說。

然後,再訂購更大的木箱。

回到家,吃完飯之後,大家一塊分吃了五個凍柿子。

不是不捨得多拿出來給大家吃,而是柿子性寒,不適合多吃。

吃完飯,繼續給趙勝利等人上課,講解《瀕湖脈學》。

《瀕湖脈學》一共是二十七脈,上一次講了第二脈:沉脈;今天該講第三脈:遲脈。

“遲來一息至惟三,陽不勝陰氣血寒,但把浮沉分表裏,消陰須益火之原。

遲脈為寒症,寒則血凝,使血氣運行緩慢,所以脈搏跳動也慢,正常的脈搏跳動一分鍾都是在60次到100次之間。

一分鍾跳動60次以下,就是遲脈。

遲而有力是實寒證,即實實在在的寒邪致病。

遲而無力是虛寒證,主要是陽氣虛弱,無力推動血液運行;這種寒是因為陽寒引起,並非實在的寒邪或寒水,所以脈現遲而無力。

遲脈根據寸關尺的不同,代表的病症也各有不同。

寸脈遲上焦有寒。證候: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湯、生薑湯、茱萸丸。調和飲食以暖之。

關脈遲胃中寒。證候:中焦寒、吞酸吐水。宜桂枝丸、茱萸湯。針胃俞補之。

尺脈遲下焦有寒。證候:腰腳重、背痛。宜服桂枝丸.針氣海關元補之。”

張衍給趙勝利他們講解,不僅僅是講《瀕湖脈學》上的知識,而是很發散的去講一些《傷寒雜病論》裏麵的知識。

包括遲脈會引發的各種疾病,如何去進行辨證,如何用藥都做了講解。

“與遲脈相對的則是數脈,數脈就是跳的快,一分鍾在九十次以上,主熱證。

這個,咱們後麵再去講。”十一點的時候,張衍結束了今天的講課。

“叮!

通過宿主耐心詳細的講解,趙勝利····領悟遲脈的相關知識。

獎勵:經驗 500

實物獎勵若乾。”

又是平平無奇的獎勵,張衍絲毫不為所動。

回到臥室之後,佟梅已經給他準備好了洗腳水,給他洗腳做腳底按摩。

“你問了嗎?能不能弄到煤炭?”佟梅一邊給張衍洗腳,一邊問道。

“今天冇來得及問,剛下完雪,這兩天病人比較多。

明天吧!

明天我給戰友打電話,應該不是什麽大問題。”張衍笑著說道。

“嗯!家裏的煤炭不多了,還有不到一千斤。

要是能夠弄到,就多弄點回來。”佟梅叮囑道。

張衍算是發現了,佟梅也和大多數女人一樣,有囤物癖。

以前家裏地方小,冇辦法多囤東西,現在搬到東跨院之後,佟梅的囤物癖開始發作。

家裏還有差不多一千斤煤炭,這就開始慌慌著要買煤炭。

這要是張衍自己,肯定不會這麽著急,非得燒到不足一百斤的時候,纔會想著去買。

不僅是煤炭,最近佟梅像小鬆鼠一樣,一天一點一天一點的,往家裏搗騰了不少的糧食。

也不知道她是從哪弄來的。

剛纔下地窖放東西,那麽大個地窖都快被堆滿了,都是這段時間佟梅搗騰回來的。

有大白菜,有青蘿蔔,有土豆,都是這個年代冬天吃的蔬菜。

“這一下雪,大舅那邊的糧食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送過來。”

“不著急,我讓大舅把豬肉都給做成臘肉香腸,等做好了一塊送過來也不遲。

正好這個週日,我要回老家一天,到時候去看看。”

“你回老家有事?”佟梅有些意外,她知道張衍對回老家很是牴觸。

冇事,肯定是不願意回去。

“是有點事,我們醫務室準備建個小型的中成藥生產車間,我回老家找幾個懂製藥的人。”張衍把自己想法和佟梅說了一遍。

頂點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