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鄭和首次下西洋(五)

-

朱高煦再次與道衍和尚對視了一眼,後者會意,便起身說道:「陛下,依大明律,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海盜,也不管他是蠻夷還是漢人,都應當論罪處死,概不寬恕。」

「殺之,可向天下萬國表明,從我寶船隊出海時起,海上將會大治,百業歸附王法,任何人再敢禍亂海疆,天威必降,違者必懲。」

朱棣聽明白了道衍和尚的意思,便開口道:「鄭和?」

「臣在。」鄭和恭聲道。

朱棣問道:「你怎麼看?」

鄭和躬身道:「微臣想的是,海盜之事,關乎國體天威,祖阿使臣要在這個時候拿海盜祭海,一定會讓大明船隊未曾出海先落暴戾之名。」

「我等下西洋,是要彰顯大明天威,睦鄰四海,懷柔遠人,恩澤天下。如果船隊未曾出航,就先開殺戮,必然使沿海各國,心生疑慮,人人自危。」

「然,海盜之惡行,的確為天下所不容,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懲不能夠護王法。因此,微臣以為,應該寬恕協從,重辦首惡。殺一儆百,收服從眾,如此,方能既揚我大明天威,又彰顯我天朝的胸懷。」

朱棣聞言,哈哈一笑,看向道衍和尚道:「道衍大師,你這個徒弟可以出師了。」

「阿彌陀佛。」道衍和尚道:「江歸於海,青勝於藍。」

「報!」

一名禮部官員疾步而來,跪在廣場上,高呼唱道:「啟稟陛下,吉時已到。」

「鄭和。」朱棣聞言,對身旁喊道。

「在。」鄭和躬身道。

朱棣站起身,豪氣乾雲道:「朕決意親登寶船,出龍江關順江而下,送我大明船隊至出海口。」

「微臣鄭和謝主隆恩。」鄭和跪下禮拜道。

朱高煦連忙上前,攙扶住朱棣的右臂,恭聲道:「父皇,江上風大,不如就在此別過,不上船了?」

「天元號寶船乃天字第一號巨船,天子不登船,焉能出海啊?」朱棣氣勢磅礴道。

隨後,儀仗隊吹響喇叭,敲鑼打鼓,開始奏樂,有錦衣衛校尉點燃鞭炮。

在炮聲、鼓聲、各種歡呼聲之中,大明王朝第一次出海巡洋檢閱儀式正式開始。

朱棣在眾人的簇擁下,先是檢閱了列隊的巡洋官兵,然後緩緩走至江邊,接著登上了天元號寶船。

「聖旨下,傳命各船,起錨!」

鄭和得到朱棣授意,麵朝船隊,大喊道。

船上眾傳令官隨之齊聲高呼「起錨」,天元號寶船旗手隨後打出旗語「起錨」。

鄭和接著道:「解纜!」

眾傳令官齊聲高呼「解纜」,旗手隨之打出旗語「解纜」。

鄭和最後高喊道:「啟航!」

眾傳令官齊聲高呼「啟航」,旗手心潮澎湃的打出旗語「啟航」。

在水手們的一聲聲呼喊中,船帆逐漸升起,眾船緩緩啟動,嚴整有序的大明船隊,踏著萬頃碧波,乘風破浪,浩浩蕩蕩地沿江而下。

隨後,朱棣在朱高煦、蔣瓛、鄭和三人的陪同下,走進了天元號寶船的船艙大廳。

「你這天元艙,可以與朕的宮殿相媲美呀!」

朱棣打量著宏大船艙內的佈置,對跟隨他在身後的鄭和說道。

朱高煦望著艙廳中間的巨型長桌,感慨道:「大明寶船隊,有這樣一個主艙,更能彰顯我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可謂揚威海上,禮儀萬邦。」

「從今天起,鄭和就是這兒的主人了。」

朱棣有些欣慰的說道。

鄭和急忙躬身道:「陛下纔是天元號真正的主人,大明的號令隻有一個,那就是陛下的聖旨。」

「鄭和,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給你一片天,送你一片海,朕要你為大明開創偉業,通好萬邦。」

朱棣大氣磅礴道。

鄭和躬身抱拳拱手道:「鄭和定當不辱使命。」

「高煦,你與鄭和說說話,朕出去看看。」

朱棣給了朱高煦一個眼色,然後讓蔣瓛開道,離開了船艙。

「臣恭送陛下。」鄭和望著朱棣的背影躬身道。

片刻後,朱高煦從懷中掏出了給一幅地圖,乃是大九洲輿圖的摹本。

「這大九洲輿圖摹本你收好。」

鄭和恭敬的接過輿圖,恭聲道:「殿下放心,臣此次出海,必定驗證輿圖上標註的南洋、西洋區域內各陸地與島嶼位置的真偽。」

朱高煦頷首道:「此事乾係重大,你務必銘記於心。」

「殿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鄭和單膝下跪行禮道。

朱高煦扶起鄭和,接著道:「鄭和,父皇讓你出海之後不可輕易動武,但若遇到損我大明天朝上國之國威者,絕不姑息。你可知父皇如此安排,是何用意?」

「陛下是希望船隊可以做到懷柔遠人,禮儀萬邦,宣揚大明不喜戰爭,但也絕不害怕戰爭的邦交理念。」

鄭和認真思索後答道。

朱高煦搖頭道:「你領會了表麵的意思,卻冇有領悟更深一層的含義。」

鄭和不由得麵色一變,卻冇有料到朱棣的話中竟然別有深意。

見鄭和滿臉疑惑,朱高煦一本正經的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那些海盜也並非生下來就是海盜,皆是被迫去海外謀生。」

鄭和點頭道:「確實如此,若能在家鄉安穩生活,誰會願意去海外做亡命之徒?」

「不錯,對於那些願意歸順的海盜,船隊要把他們帶回來,由朝廷下令將他們遷回原籍務農經商皆可。至於不願意歸順的,就放他們一條生路,但是必須告訴他們,絕對不準再在南洋為海盜。」

朱高煦十分嚴肅的說道。

鄭和一聽,覺得這話有個漏洞,便問道:「殿下,若這些人服從禁令離開了南洋,但並冇有老老實實自謀生路,反而跑去西洋繼續為盜,又該如何?」

朱高煦湊近鄭和,低頭小聲道:「不要對南洋海盜趕儘殺絕,而要把那些海盜趕去西洋。你想想,若不能讓西洋人見識到大明海盜的破壞力,西洋諸國又怎能明白大明船隊之正義?體會天朝上國之國威?」

他的本意就是讓南洋群盜去禍害西洋人。

等到大明船隊航至西洋,眾海盜望風而逃,大明船隊便會成為西洋沿海國民的大救星。

這對傳播華夏文化,極為有利。

西洋人欺軟怕硬,會自動自發的向強者學習。

日後再加上一些手段,將更多的西洋沿海小邦國納入大明的朝貢貿易體係之中,成為大明冊封的附屬國,豈不美哉?

鄭和被朱高煦的一席話說的心驚肉跳,感覺若按朱高煦說的這麼做,簡直太陰險了。

他在心中嘀咕道:「不,這並非陰險,太子殿下此舉乃是深謀遠慮。」

「你是不願意麼?」

朱高煦見鄭和沉默,便麵無表情的問道。

「臣領命!」鄭和恭聲道。

PS:兩章連更,求推薦票、月票、各種支援!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