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大明皇家銀行(五)

-

「這個小子知曉。」

高麟道:「銀行對外放貸是有利息收入的,因此銀行的主要進項便是貸款利息。」

「不錯,是有放貸的利息作為進項。先不說有冇有人敢把錢存入我白某的銀行,就說放貸一事,若有人找咱們的銀行借十萬兩銀圓,如何確保借出去的錢能連本帶利收回來?」

白金福又問道。

高麟一時語塞。

他們都是秉公守法的良民,不可能乾出暴力催債之事,真要是遇到借錢不還的情況,也隻能報官,找衙門幫忙。

白金福道:「萬一收不回來,豈不是本利兩空?這還隻是十萬兩,若是三十萬兩、五十萬兩,甚至是一百萬兩呢?」

高麟瞬間恍然,終於明白了開辦一家銀行的關鍵之處。

他知道,就算把白金福目前的所有家底砸進去,恐怕也辦不起一家銀行。

皇家銀行背靠朝廷,乃是皇室產業,天下百姓不用擔心手裡的錢存入皇家銀行之後取不出來。

想想凶名在外的錦衣衛,就知道皇家銀行不會害怕借錢的人到期之後不還錢。

除了不怕死的或者自尋死路的人,誰敢從皇家銀行借錢不還?

「差點誤了老闆,實在是罪過,小子甘願受罰。」

高麟立即起身,躬身作揖告罪道。

白金福笑道:「哈哈,小麟你別害怕,快坐下,咱們現在冇有實力開辦銀行,不代表以後也冇有實力。」

高麟一聽,瞬間又恢復之前的精神頭。

他重新坐下後,雙目神采奕奕,問道:「老闆想到了什麼妙招?」

「算不上妙招,不過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罷了。」

白金福微笑道:「如今京城之中,盛名在外的許記包子鋪、四通客棧的兩位老闆,名下皆有上百間鋪麵,各自家資隻怕不下於百萬貫。我想,他們對開辦銀行之事,應該會有興趣。」

「老闆,我們不是加入四海商幫麼,為何不邀請商幫的幫主加入此事?」

高麟略作猶豫,最後還是忍不住開口說道。

「朱幫主神龍見首不見尾,乃是大忙人一個,想見他一麵,可不容易。更何況,我認識幫主這麼久,從來冇有見過他與朝廷的國策對著乾。」

白金福微微思索道。

他加入商幫時日已久,知道四海商幫的幫主本姓「朱」,平日裡掌管幫核心心事務的副幫主姓「歐陽」,兩人皆有公門背景。

自從鄭和下西洋之後,幫眾就再也冇有見過歐陽副幫主,於是幫裡許多人都在傳歐陽副幫主就是跟著大明海船去南洋貿易的駙馬都尉歐陽倫。

假如副幫主真的是歐陽駙馬,那麼幫主必然是皇族中人,否則誰敢在京城之中冒姓「朱」?

「我估摸,這次皇家銀行正式開張之後,幫主怕是會第一個派人去存款。想要讓他跟咱們合夥開辦一傢俬人銀行,必然有著極大的難度。」

白金福仔細推敲了一番,接著說道。

「找許、劉兩位掌櫃合計開銀行之事,我也是隨口一說。你可不要認為咱們有錢就能開辦銀行,到時候有司衙門不給辦理營業憑證,一樣不能開張。因此,我打算再觀望一年半載再說。」

高麟端起茶壺,給白金福麵前的茶杯裡添了半杯涼茶,恭聲道:「小子手裡有些閒錢,打算存入皇家銀行漲利息,老闆覺得如何?」

「哈哈,你小子看著憨厚,賊著呢!」

白金福笑嘻嘻的說道:「反正是閒錢,閒著也是閒著。你去存罷,務必弄清楚不同存期對應的利息高低,可得選一個最實惠的存期。」

頓了頓,他眼珠子微微一轉,接著道:「若是以後咱們開辦銀行,總歸要先弄清楚銀行是如何運轉的。皇家銀行的上元分行不是正在招工麼,我打算讓你去應聘跑堂夥計,你意下如何?」

高麟本想拒絕,畢竟要放棄銀店掌櫃的身份,但為了將來走得更遠,他決定冒險一試。

「小子全聽老闆的安排。」

與此同時。

京城內,大明皇家銀行總行的後堂會議廳。

朱高煦端坐在主位。

他的右側第一把交椅坐著戶部左侍郎夏原吉,第二把交椅坐著工部左侍郎練子寧。

他的左側第一把交椅坐著戶部右侍郎卓敬,第二把交椅坐著工部右侍郎趙毅。

「今日將諸卿召集在此處,乃是有兩件要事商議。」

朱高煦開門見山道。

「第一是寶鈔的印製技術需要工部加緊時間改進,如今已是永樂元年,第二版金鈔上需要把父皇的聖像加上去,原有的防偽標識也需進一步改進成新的,最好能再增加一到兩個防偽點。」

朱高煦的目光從練子寧、趙毅臉上依次掃過,詢問道:「練卿、趙卿,你二人可有異議?」

「啟稟太子殿下,去年朝廷發行的第一版金鈔,乃是洪武三十年版,因其製作流程複雜,耗時耗力,故而每月能造出來的金鈔數量有限。」

練子寧微微起身,拱手恭聲道。

「而製作第二版金鈔,需加入今上聖像,等於要重新刻製一個全新的金鈔印模。若要做出合格可用的印模,所耗費的時日,恐怕不會少於三個月。」

「三個月做不成,那就花六個月的時間做。金鈔不比銀圓,其钜額麵值值得工部如此大費周章。」

朱高煦麵無表情的說道。

他知道,歷史上的明朝並非冇有製造紙幣的先進技術。

其實隻要朝廷參考秦漢時期的工匠、農人等論功賜爵,對改進鑄幣、鑄火器等技術者賞錢賜地給官職,必然會促進當時科技水平的提高。

然而,歷史上的明朝並冇有這樣做,以至於大明建國一百多年之後,在科技上的競爭力就已落後西方一大截。

之後明亡清立,清廷為維護統治權,對科技發明管控的更嚴,導致其最終的冇落也是必須規律。

雖然以目前大明製造紙幣的科技水平,想要造出一批精美絕倫的金鈔,不僅需要消耗大量時間,還非常耗費人力。

但此舉並非冇有意義,因為造價成本上去了,金鈔的保值率纔會隨之增高。

「我會奏請父皇參考秦漢之時工匠、農人等論功賜爵之故事,對改進鑄幣、製鈔、鑄火炮、火器等技藝者賞錢賜地,給予殊榮。無論出身,無論年齡,無論性別,皆在此賞賜範圍!」

朱高煦朗聲說道。

「第二是皇家銀行的各種業務已經正常開展了十多日,在此期間銀行遇到了不少的麻煩事,但有夏卿、卓卿在,各種問題皆已妥善處理。」

「因此,針對過去發生的種種問題,需要擬定一份涵蓋了在銀行內當班的所有人員的管理條例。這份條例要有針對性,需根據不同職務的職能設計條例內容。」

朱高煦望著夏原吉、卓敬,問道:「夏卿、卓卿,你二人可有異議?」

卓敬就是歷史上秘密給建文帝朱允炆上疏,建議朝廷徙封燕王朱棣於南昌的那位著名才子。

「臣無異議,自當奉命行事。」卓敬微微起身,拱手行禮道。

夏原吉起身行禮道:「微臣領命。」

PS:求推薦票、月票、各種支援!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