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朱棣的煩惱

-

永樂元年,九月初六。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早朝結束後,朱棣把朱高煦喊去了武英殿。

「高煦,這腥膩的生羊乳,俺著實喝夠了。你得勸勸你娘,勿要派人給俺送這乳食了!」

朱高煦剛一入殿,朱棣就開始倒苦水,皺眉道:「真不知那前漢張丞相,怎會愛喝乳食?」

所謂「前漢張丞相」,即《史記·張丞相列傳》之中記載的西漢丞相張蒼——「蒼之免相後,老,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蒼百餘歲而卒。」

「前漢之時,張蒼免相後,已經是冇了牙齒的耄耋(mào

dié)老人,每日以女子之乳為食,此後竟然很少生病,至百餘歲而卒。」

朱高煦卻冇有幸災樂禍,反而一本正經的回道:「太醫院的戴院使認為張蒼能活百餘歲,乃是食女子之乳的效果。娘覺得非常有道理,便以羊乳代替女子之乳,來為爹調養身體。」

「每日兩碗生羊乳真能治好俺的隱疾?」

朱棣有點懷疑這個理論的真實性,忍不住問道。

「爹這一個多月以來,每日所食的生羊乳,皆是來自身強體健的母羊。」

朱高煦答道:「孩兒這段時間,每日也飲兩碗生羊乳。娘認為,久服此乳,隻會增益身體,不會有礙。」

「也罷,此事暫且不提。」

朱棣繞過禦桌,走到桌後坐下,接著說道:「俺喊你過來,是有件煩心事要與你商議。」

「自爹建元永樂以來,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什麼事會讓爹感到煩悶?」朱高煦問道。

朱棣用眼神示意朱高煦坐下說話,待後者就座之後,他接著道:「宗王坊昨日發生械鬥,你沈王叔死了一名親衛。」

他口中的「宗王坊」,乃一處意味和影響皆非比尋常的城坊。

按朱元璋生前的要求,諸王要依宗周之封建,改封於海外,故而在正式對諸王改封之前,朱棣並冇有打算放諸王回藩國。

除了之前在京城本就有府邸的宗王外,其餘冇有府邸的宗王起初都居住在天界寺。

後來為了安頓這些宗王,朱棣從內庫出錢,讓工部在西城軍營南方二十裡地外,選址修建了一片建築群——宗王坊,讓眾藩王在其中分院居住。

比如與朱高煦同年生的韓王、沈王,以及安王、唐王等年紀比朱高煦還小的大明宗王的府邸,都在新建的建築群宗王坊之中。

宗王坊從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初開始動工修建,一直到永樂元年五月才完成主體建築,那些冇有府邸的諸王才陸續搬離天界寺,住進了新府邸。

漢王朱高熾、趙王朱高燧因為大婚的緣故被朱棣解除了禁足,但兩人卻搬離了之前的燕王府,住入了工部奉朱棣之命,夜以繼日,提前在宗王坊內為二王修好的王府。

當然,宗王坊內的諸王府邸,說是王府,其實在官方的叫法仍為行館。

不過這些行館皆冇有燕王行館那般占地廣闊,都隻不過是富麗豪華的三進大宅而已。

在宗王坊,諸王的生活起居,由宮中宦官密切照料,一日三餐由專門的宦官侍奉。

朱棣還請富學之士作為年輕郡王的侍讀,專門講授詩書,對諸多年幼的郡王進行嚴格培養,比如吳郡王朱允熞。

還有專門的宮人配給和物資供應,諸親王、郡王的各種生活起居,基本上可以在坊中進行,無需與外交通。

按照朱棣打算,在諸王改封之前,即便是親王之子郡王納妃嫁女,也都在坊內舉行。

換言之,大明藩王的權力在朱棣繼位之後,改封國外之前,將會受到格外限製。

但即便如此,還是發生了韓王與沈王的衝突。

「竟有此事?」朱高煦故意露出驚訝的表情問道。

朱棣道:「此事被俺派錦衣衛壓著,知道訊息的人不多。」

隨後,他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說了出來。

韓王與沈王昨日在下棋時發生口角,竟然大打出手,雙方動手後,沈王吃了虧。

沈王心中不平,回府後竟然喊了二十名親衛,趕去韓王府邸要找回顏麵。

韓王當時在氣頭上,於是雙王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械鬥。

雙方械鬥過程中,沈王的一名親衛被傷到脖頸,因失血過多而不治身亡。

「爹打算如何處理此事?」朱高煦問道。

朱棣不答反問道:「你怎麼看?」

他很想嚴厲懲處韓王、沈王,但他怕落下一個「手足不能容」的罵名。

朱高煦道:「孩兒覺得,還是參考皇爺爺曾經的做法,下詔訓斥韓王叔、沈王叔,並對孩兒的兩位王叔做罰奉一年的處罰。」

「你皇爺爺之前懲處親王,不以重罰,乃是為了維護皇室無上的威嚴。」

朱棣接話道:「而且,過去也不曾發生親王護衛被另一親王率護衛毆打致死的先例。」

朱高煦斟酌了一下,補充道:「除了對孩兒的兩位王叔進行罰俸處罰外,再要求韓王叔賠償沈王叔死去的護衛一千兩喪葬費、一千兩撫慰家眷費,爹覺得如此處罰怎樣?」

「會不會太輕了些?」

朱棣沉思道:「俺不希望見到宗王坊之中再發生此類械鬥事件。」

頓了頓,他站起身,感慨萬千的說道:「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青、兗、濟寧三府發生水患,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受災。二十七年三月,寧陽汶河決堤,受災生民無家可歸,無糧可食,餓殍遍野。二十八年八月,德州發大水,毀壞了當地城垣。」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通州發生火災,焚燬一千九百餘座房屋,數以萬計的生民失去居所。洪武三十年四月,廣南衛大火,延燒城樓及衛治倉庫。八月,河決開封,府城三麵皆水,各大倉庫皆受水侵。永樂元年三月,京師地震。」

朱棣說到這裡,麵露肅容道:「俺自洪武二十六年入主東宮,開始秉政以來,幾乎每年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天災。但隻要是天災,就總會過去。」

「地方官府奉俺的皇命主持災後重建之事後,百姓們便會對俺感恩戴德。天災不可怕,**纔是讓俺感到頭疼與煩惱的要緊事。」

朱高煦聞言,陷入了沉思。

他彷彿能理解朱棣的煩惱了。

此時,朱棣接著道:「尤其是今年三月底,京城發生地震的前幾日,俺依照大明律,下令誅殺了六十多名犯了死罪被判斬立決的官員,接著坊間就有人罵俺刑罰過重。」

朱高煦知道此事。

那些被判斬立決的官員中的大多數,都是在洪武三十一年朱棣繼位後高舉祖製擁護朱高熾為皇儲的人。

即便當時朱棣在麵子上做的合法合規,但這些官員被殺後不久,京師恰巧發生了地震。

於是乎,京城之中謠言四起,坊間議論紛紛,認為永樂皇帝對於某些犯死罪的官員判處斬立決過於嚴苛,秋後問斬才合符天道。

春天乃萬物生長之季,當朝者若在春季殺人過多,必然會引發上天震怒,而京師地震就是對永樂皇帝的警示。

朱高煦深知輿論的重要性,當他獲知謠言一事之後,便派人散佈那些被殺官員暗地裡乾的「天怒人怨」的事。

經過眾密探半個多月的努力之後,到了四月中旬時,坊間不利於朱棣的論調才被「殺貪官大快人心」的觀點所取代。

「如今,韓王與沈王的械鬥事件,隻是屬於諸王所引發的影響較小的**。」

朱棣重新坐下,麵露愁容道:「反正諸王隻要不涉及謀逆等十惡不赦的大罪,即便做了別的違法亂紀之事,按照過去你皇爺爺處置犯錯宗王的慣例,他們便不會受到過於嚴厲的處罰。」

「換言之,若俺不對諸王不加以控製,那麼諸王仗著是俺這大明皇帝的親兄弟或親侄子,做起事來,隻會更加肆無忌憚。」

朱高煦尋思片刻,第二次補充道:「爹,孩兒建議對韓王叔、沈王叔的處罰,再加一條——禁足半年。」

事實上,對於大明藩王來說,禁足是一種相對摺磨人的處罰。

禁足猶如後世的蹲班房,隻不過被禁足者的活動範圍在其住所之中。

朱棣從來不會輕易妥協,他聽了朱高煦第二次補充的處罰條款之後,沉吟道:「高煦,俺欲將之前本就在京城建有府邸的一眾親王,如周王、楚王、代王、寧王等也遷入宗王坊居住,你覺得如何?」

「孩兒那些王叔在城內的府邸,皆是皇爺爺當年下旨修建。若是按照爹剛纔所言,把周王叔等人也遷入宗王坊,恐怕會引起不小的輿論。」

朱高煦知道他不能一味地奉承朱棣,必須把他所能考慮到的弊端也坦誠相告。

朱棣麵露怒意道:「俺不僅是皇帝,還是你眾多王叔的四哥,他們還能反了天不成?」

朱高煦無奈的說道:「隻盼鄭和繪製的南洋海圖,可以早一日派人送來,到時候爹先把孩兒的幾個刺頭王叔分封出去,便會少一些麻煩。」

「高煦,你先下去罷。」朱棣撥出一口濁氣,緩緩的說道。

朱高煦起身行禮道:「孩兒告退。」

目送朱高煦離開後,朱棣臉上恢復了之前的威嚴,接著開口對值守在殿門外的宦官喊道:「李興?」

今日當值的宦官是內官監少監李興,他出生於洪武元年,比鄭和還大三歲,如今已經三十二歲。

李興因在本年年初受朱棣指派率使團往勞暹羅國王,並圓滿完成任務,故而被朱棣從普通宦官擢升為內官監少監。

鄭和與王景弘等宦官出海之後,李興便時常隨侍朱棣左右聽從調遣。

歷史上,此人曾隨鄭和下西洋時擔任副使太監。

「奴婢在。」

李興疾步而入,跪地行禮道。

朱棣看了李興一眼,高聲道:「你上前來。」

李興躬著身,低著頭,疾步來到禦桌前。

朱棣從桌下的抽屜裡拿出一塊金色令牌,遞向李興,並吩咐道:「你持令牌,速去傳周王來見朕。」

李興恭聲道:「是。」

隨後,他躬身退下,領著兩名年輕的宦官,急忙出宮去尋周王。

大約兩刻鐘之後,李興將散朝後還未走遠的周王朱橚,一路領進了武英殿。

「臣弟拜見四哥皇帝陛下。」朱橚打躬作揖道。

「奴婢前來復命。」李興跪地行禮道。

朱棣抬手道:「都平身。」

「謝陛下。」朱橚、李興一先一後的說道。

李興起身後,疾步上前,將令牌上呈給朱棣。

朱棣拿回令牌,並李興吩咐道:「給周王看茶。」

他接著起身繞到桌前,拉著朱橚坐下,道:「五弟,坐下說話。」

朱橚見朱棣在他旁邊坐下了,就不再推辭起身,選擇了老實坐下。

朱棣打量了一下朱橚,關切的道:「五弟好像有點瘦了,是不是最近冇有睡好啊?」

「多謝四哥惦記,臣弟冇什麼大礙。」朱橚恭聲道。

朱棣與朱橚寒暄了幾句,接著道:「朕早就說過,為君者所行,未必全然合理。為臣者宜當直言敢諫,你是朕的同胞兄弟,有什麼話不必瞻前顧後礙於情麵。」

「四哥從善如流,小弟感佩不已。」朱橚道。

朱棣道:「朕打算把之前本就在京城建有府邸的一眾弟弟,如五弟你,以及六弟等人也遷入宗王坊居住,你覺得如何?」

「臣弟在城內的府邸,乃是太祖當年下旨修建。」朱橚道。

朱棣看了一眼朱橚,鼓勵道:「說下去。」

朱橚斟酌了一下,竟然跪地道:「四哥姓朱,臣弟也姓朱,江山是朱明的天下,臣弟與四哥同根同源,也是太祖的親骨肉。臣弟以江山社稷為己任,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朱棣已經明白了朱橚反對的態度,不過也不好發作,起身將跪著的朱橚扶了起來。

朱橚見朱棣沉默不語,猶豫片刻後,再次跪下。

他激動的說道:「四哥是大明的聖君,臣弟也是大明的子民,江山是四哥的,也是我等天下子民的,更是太祖傳之萬世的基業。」

「臣弟不敢為求榮華富貴而欺君媚上,不敢為求一己之性命,而辜負太祖的在天之靈。臣弟可以為四哥死,為百姓死,為大明江山死。但話不能不說,胸臆不能不表。請四哥陛下聖裁!」

朱棣望著眼淚汪汪的朱橚,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緩緩道:「朕知道了。」

PS:本章是二合一的大章,求推薦票、月票、章節說打卡簽到各種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