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這個楊洪朕好像見過

-

「你還有一個選擇,朕決定在金上京會寧府城故址上修建一座名叫永寧的新城即後世的哈爾濱之地。【,無錯章節閱讀】」

朱高煦見吳克忠哭的可憐,別過頭看向旁邊,接著道:「此城位於努爾乾城與長春城之間,乃是交通鎖鑰之地。那裡缺少一個老成持重、精明乾練的築城守將。」

「微臣願意做永寧城守將。」

吳克忠聽到這裡,精神為之一振,雙目放光,如蒙大赦,急忙磕頭道。

他最怕的不是遭貶,而是被乾熙皇帝棄之如敝履,從此再也無法騁馳沙場,建功立業。

「那裡可是遠離大明本土的邊陲之地,民風彪悍,生活艱苦,四周多有野人女直部落聚集,你想清楚了?」

朱高煦不禁有些驚訝於恭順伯吳克忠的反應,回過頭看著對方問道。

「微臣想清楚了,願做永寧守將!」

吳克忠再次鄭重叩首道。

「等朕回京之後,你便啟程去永寧城赴任。」

朱高煦見吳克忠如此識趣,臉色緩和了不少,溫聲道:「朕與太子都希望你知恥而後勇,去了永寧之後,能再乾一番成績。記得,要常來信。」

「微臣遵旨。」

吳克忠大有一種死裡逃生的感覺,此時他的後背已被冷汗浸透。

「起來罷。」

朱高煦沉聲道:「朕要去巡視北城門及城外各營,得有你這個提督在前麵帶路。」

「罪臣不敢。」

吳克忠剛平身,聽到這話又連忙躬身施禮道。

朱高煦微笑道:「去永寧赴任之前,你還是這陝蒲一軍的戎政提督,自然要給朕帶路,走罷!」

「是。」

吳克忠雖然暫時還想不明白喜怒無常的乾熙皇帝為何訓斥他之後還要用他。

不過,對如今的他而言,能有個差事辦,總歸是件好事。

小半個時辰後。

黑水城北城門之上。

朱高煦在眾人的簇擁下,眺望著駐紮在城外的軍營,聽著校場上各營官兵震耳欲聾的操練聲,滿意的點了點頭。

原衛所兵經過層層選拔之後,留下來的皆是精銳。

雖然變成募兵之後,朝廷需要投入的糧餉增加了,可軍隊的戰鬥力卻得到了提升。

此時大明官兵之戰力,與歷史上宣德初年不可同日而語。

朱高煦相信,若是單挑的話,現在一個兵能打歷史上的三個兵。

若是再配上裝有刺刀的燧發火銃,恐怕現在一個兵能乾得過歷史上的五、六個兵。

「那處軍營是誰在管轄?」

朱高煦見城外軍營校場東北角有處營地秩序井然,與其他各營亂糟糟的完全不同,於是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是陝蒲一軍三營營長楊洪。」

隨駕的恭順伯吳克忠連忙上前介紹道。

朱高煦尋思著言道:「這個楊洪,朕好像見過。」

「父皇真是過目不忘,那楊洪字宗道,原籍廬州,生於應天,乃是永樂朝第一個自願放棄世襲百戶,選擇參加武事科科舉,並考中進士的有誌之士。」

太子朱瞻域來之前就備足了功課,對陝蒲一軍四營十六曲四十八屯的軍事主官皆有瞭解,此時他恰到好處的開口為朱高煦介紹道。

朱高煦道:「朕想起來了,當時朕陪同你皇爺爺召見諸新科進士,故而見過楊洪一麵。」

他不確實這個「楊洪」是不是歷史上那個昌平侯楊洪,於是扭頭看向吳克忠說道:「恭順伯,傳楊洪來見駕。」

「是。」

吳克忠躬身領命道。

他轉過身,衝著不遠處的傳令兵高聲吩咐道:「去傳三營營長楊洪見駕。」

按照新兵製「軍營曲屯哨隊什」七級軍事作戰單位的編製規定,屯及其以上作戰單位稱之為部隊,哨及其以下作戰單位稱之為分隊。

通常屯及其以上作戰單位的番號由大明皇帝明發詔書,或者由大都督府軍參部奏請皇帝禦批授予,哨及其以下作戰單位的番號由其所屬都督府授予。

「陝蒲一軍三營營長楊洪,拜見吾皇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一會兒之後,褪去軍裝,換上武官常服的楊洪單膝跪地,抱拳拱手,朝著朱高煦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道。

「平身。」

朱高煦抬手道。

「楊洪,你今年多大歲數?」

朱高煦上下打量著高大威武的楊洪問道。

「回陛下,臣今年四十有五。」

楊洪躬身一禮應聲答道。

「你是不是有個侄子叫楊信,還有個侄子叫楊能,皆居住在應天府**縣?」

朱高煦略做沉吟,隨即又問道。

「回陛下,臣確實有兩個侄兒,一個叫楊信、一個叫楊能,其中楊信年幼,今年不過四歲,楊能年長些,今年已經十七歲。」

楊洪認真回想了一下居住在**縣諸侄的名字與出生時間,然後答道。

他的親兄弟、堂兄弟眾多,所以侄兒也很多,有些居住在廬州、六安,還有些搬遷到了應天府**縣。

其中能對上朱高煦所言的兩個侄兒,恰恰居住在**縣。

朱高煦聽了楊洪這番話,基本上確定了眼前這個高大威武的戰將就是歷史上那個昌平侯楊洪。

歷史上的楊洪,自永樂初至正統末年,一直待在邊疆,累計達四十餘年,以敢戰、善戰至大將,聲震南北,遊牧諸部對他十分畏懼,稱其為「楊王」。

史書上說楊洪「自百戶至封侯,威名聞嶺北,未嘗專殺一人」。

「土木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太師也先掠至宣府城下,也先企圖用朱祁鎮手諭詐開城門,宣府守將楊洪不為所動,迫使其退去。

明代宗朱祁玉即位後,楊洪因功封昌平伯,北京保衛戰勝利後,又進封侯爵。

可以說,楊洪是一位忠於朝廷,智勇雙全的大將。

而且,歷史上的楊洪生前封侯,死後追贈潁國公,其侄子之一的楊能論功封武強伯,另一個侄子楊信論功封彰武伯。

因此,史稱「楊洪父子兄弟皆佩將印,一門三侯伯;其時稱名將者,首推楊氏。」

朱高煦越看楊洪越覺得順眼。

他已經決定在回京後擢升楊洪為陝蒲一軍的代理戎政提督,頂替恭順伯吳克忠為大明鎮守黑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