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明征麓川之戰(一)

-

前文提到,朱棣在臨終之前跟朱高煦交代了許多事情,其中有一件與黔國公沐晟征討麓川有關。鋈

朱棣乃是一代雄主,能讓他在臨終前對討伐麓川還念念不忘,可見沐晟征討麓川乾係重大。

事實也是如此。

麓川國起源於隸屬元朝金齒都元帥府的麓川路。

元至大三年,麓川土司脫離元朝,自立為王,更名「思翰法」,意為「至高無上的虎天王」,自號「薩瑪達」,意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華夏史書稱他為思可法或者思可發。

此後思可法經過歷次征討,甚至將元朝金齒宣撫司都一起吞併。

元朝也多次組織兵力討伐思可法,雙方的對峙一直持續到元順帝至正十五年,麓川國主思可法接受元朝冊封,稱平緬宣慰司世襲宣慰使。

洪武十六年三月,明軍攻克雲南之後,時任平緬宣慰司宣慰使的是思可法的次子思倫發(又叫思倫法),他立刻表態支援大明政權,並於洪武十七年八月遣使入朝,上故元所授宣慰司印。鋈

於是朱元璋下令改平緬宣慰使司為麓川平緬宣慰使司,仍以思倫發為宣慰使。

思倫發雖然歸順明朝,但他自恃兵力強大,一直冇有放棄稱霸扶南半島(中南半島)的野心。

而朱元璋難以容忍大明治下有這樣一個強大自主政權存在,他趁著重新劃分雲南各地行政區劃的機會削弱麓川國的實力。

思倫發是位雄主,當然看得出來朱元璋的意圖。

洪武十八年十二月,思倫發調集十萬大軍進攻景東府,該府土官不敵戰敗。

朱元璋收到訊息後大怒,決定徹底解決麓川的問題,他冇有貿然出兵,而是經過積極準備之後,在洪武二十年八月至十月陸續派出了三路大軍進攻麓川。

然而,洪武二十一年正月,右路軍主將沐英率領三萬戰兵以火銃三段射戰術擊敗了思倫發的戰象兵。鋈

這個時候,雲南有很多地方的土司見大明攻伐麓川,趁機掀起了叛亂。

即便明軍忙著四處平叛而冇有再對麓川作進一步的攻擊,可大明在雲南戰無不勝的輝煌戰果還是極大地刺激到了思倫發。

洪武二十二年三月,思倫發遣使求和,把戰爭責任推到手下刀廝郎、刀廝養身上,請求朝廷寬恕,並「願輸貢賦雲南」。

朱元璋考慮到麓川確實底蘊深厚,一時半會難以將其徹底消滅,接受了思倫發的求和,但他隨後派出欽差帶著口諭到麓川狠狠訓斥了思倫發。

思倫發不敢反抗,乖乖上納朱元璋所要求的象、馬、牛、白金、方物等,同時又將刀廝郎等一百三十七人交由大明朝廷處置。

此後,思倫發三年一貢,大明朝廷也多次派人前往麓川,雙方關係密切。

麓川徹底投降之後,大明在雲南的統治日趨穩固。鋈

朱元璋通過剿撫並重的方法,在消滅土司反叛和發展雲南經濟兩方麵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大明平定雲南後,原本隸屬於元朝的扶南半島上的諸土司也紛紛接受了大明朝廷的冊封,於是出現了緬甸、八百大甸、車裡、寮國等宣慰司。

就這樣,大明在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在扶南半島的勢力範圍。

隨著大明在雲南的根基越來越穩,麓川卻走向了分崩離析。

洪武三十年,刀乾孟發動叛亂,思倫發向大明求援。

大明派遣軍隊護送思倫發歸國,並平定了內亂。

經過這次內亂,麓川元氣大傷,諸多小土司紛紛脫離其控製。鋈

大明趁機分設了孟養、木邦、孟定三個土府和潞江、乾崖、大侯、灣甸四個長官司,麓川王國已經土崩瓦解。

永樂年間,大明在雲南和扶南半島的勢力達到了頂峰,朱棣增冊了底兀剌、大古刺、底馬撒三個宣慰司。

朱棣繼續對麓川實行分解政策,他將麓川的一些土司分給了孟養、木邦,並在之後升孟養、木邦為宣慰司。

到永樂十六年,麓川已經分出了孟養、木邦、孟定三府,大侯、南甸二州,潞江、乾崖、灣甸、孟連、者樂甸五個長官司,麓川的勢力被極大削弱。

然而前文說過,從永樂十六年大漠六都司設立之後,草原諸部再難對大明構成威脅,朱棣開始馬放南山,休養生息。

從那以後,武將們吃空餉、文官們貪腐之事,愈演愈烈。

到了永樂末期,有些邊疆地區開始出現了衛所兵戰鬥力嚴重下降的情況。鋈

再加上朱棣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北方草原,對於數年不來大明朝貢的底兀剌、大古刺、底馬撒等宣慰司也不以為意。

於是,麓川又預謀兼併周邊土司,恢復思倫發時期的版圖。

永樂二十二年,麓川思任法進犯南甸州,接著主動向大明朝廷謝罪。

對此,朱棣聽之任之,在他看來,麓川不過邊陲蠻夷,不足為慮。

自從永樂十五年,思任法繼承麓川國國主之位後,一直到乾熙十年,這二十年間他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在暗中積蓄了強大的實力。

乾熙十年三月,緬甸宣慰司發生內亂,思任法趁機奪取了緬甸伊洛瓦底江以西的大片土地,迫使孟養、木邦、孟那等地的宣慰使再次臣服於麓川。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是極其優質的稻穀產區,麓川實力大增!鋈

乾熙十一年五月,孟養平緬宣慰使刁賓玉實力衰弱,不能平息轄下諸部族的紛爭,思任法乘機迅速擴張勢力。

同年十二月,思任法又兵犯騰越、南甸、孟養等地,並占領柔遠(潞江),平緬宣慰使刁賓玉被迫投奔永昌。

此時,平緬宣慰司所轄的各部族勢力實際上已掌握在思任法手中。

隨後,思任法野心進一步膨脹,想要恢復其父所失的全部土地,他在次年(乾熙十二年)二月至三月出兵攻占了孟定、灣甸等地,大肆殺掠。

雲貴都督府軍參總督黔國公沐晟將此情況迅速上報朝廷。

於是,朱高煦命邢部主事楊寧持金牌信符前往麓川,諭令思任法交還所占之地,但卻被思任法拒絕。

楊寧回到京城後,把此事添油加醋地向朱高煦作了奏報。鋈

大明朝臣一致認為思任法的行為等於反叛,區區邊陲蠻夷,竟敢不遵大明聖天子的諭令,應當立即發兵滅之,否則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何在?

若朝廷對此置之不理,此事一旦傳開,又會讓海外萬邦如何看待大明?

畢竟,現在的大明已經在數年前按朱高煦的計劃完成了軍製改革,內地各省衛所兵早已換成了職業兵,而各邊疆省的衛所兵經過篩選後留下的無不是精銳。

對於朝臣們有此反應,朱高煦並不覺得意外。

但他意識到,這件事應該就是歷史上「明征麓川之役」的開端。

()

1秒記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