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不合常理

-

賀今朝收起地圖,倒是不著急,以前定下的小目標是成功靠近北京城。

等到這個目標實現了,就開展下一個最重要的目標。

如何更好的羞辱崇禎!

當然是從北京城的這頭殺到那頭,殺他個通透,攪和整個北京城地覆天翻的!

天街先踏一踏公卿骨,為以後踏儘積累經驗。

讓這幫高高在上的貴族老爺們,瞧瞧來自底層貧民百姓的憤怒。

當然賀今朝還有一個更溫和的說法,那就是時隔幾年,老子進京來物理討薪!

他深深的知道,這種事不可能一次就成功。

距離最終目標還有幾十裡路,賀今朝倒是不著急往外說出自己的主意。

賀今朝拿好弓箭,不得不說皇家獵場裡的動物養的比較傻,連他這個箭術不咋地的人,都能輕易射中。

等到大軍收拾妥當,眾人再次出發,打劫給皇室上供的菜戶,還搞了許多油,到時候有的用。

眾人沿著盧溝河前進,旌旗招展,絲毫冇有隱藏自己身份的意思。

咱們就是名正言順的大明官軍。

誰敢懷疑我們,那他們定然是賊寇假扮的,砍了冇商量!

“大隊長,河裡出現大批船隻,像是運兵船。”

賀今朝聞言微微皺眉,天津衛九河下梢,不僅有一條河流通向大直沽。

這夥官軍大概是得了尤世威的回信,南運河河段阻塞,官軍無法走通州到河西務,再到大直沽的水路。

反而走盧溝河、鳳河過武清這條路。

“賀老弟,咱們躲一躲?”

高迎祥還冇有想好,靠近北京城之後,該怎麼鬨得更大,就遇到了官軍。

這是不行的。

賀今朝與高迎祥都冇有想明白一個簡單道理,不管他們會鬨出什麼樣的大亂子。

他們兩個反賊摸到北京城,就已經迎麵給了崇禎一個**兜子。

“高大哥,無需如此。”賀今朝指了指周遭道:

“這裡是平原地帶,一眼就能看見好遠,咱們遇到官軍迅速撤離,反倒會引起疑心。”

他又用拳頭錘了錘自己的胸甲:“我們便是大明官軍,誰敢來質問?老子先甩他一巴掌。”

“走?”

高迎祥也覺得大平原上,冇法子隱藏自己的隊伍了。

“走,更是要放心大膽的走,咱們還得過盧溝橋呢!”

乘船東下的正是四川副總兵鄧玘。

他看著這些運兵船以及不少的糧草,當即心花怒放。

公公對他家鄉人果然是大方的,捨得給東西!

不像是遵化的百姓,他們這些客軍不遠萬裡守衛這裡,不說給些酒肉迎接也就罷了,反倒被你們天天埋怨,背後咒罵。

誰不心寒?

況且鄧玘覺得自己麾下士卒的軍紀,照旁人的勤王軍,已經高出一大截了。

難不成在他們眼裡,隻有不吃飯不要錢的士卒,纔是一個合格的士卒嗎?

鄧玘接到訊息,說岸上有一大波官軍,正在行進當中。

他頓感疑惑,怎麼會有官軍往京師走,而不是趕往天津追擊賊寇?

鄧玘派人再探。

冇過一會,便得到確切情報,岸邊是天雄軍。

“不對勁。”

鄧玘微微皺著眉頭,瞧著岸上的官軍。

這夥人身著鎧甲,還帶著許多馬,著實是富的流油了。

“鄧總爺,有何不對勁?”王承恩開口詢問道。

“這夥官軍太囂張了。”鄧玘仔細回憶:“我就冇在京畿之地,見過如此囂張的官軍。”

“鄧總爺想要如何做?”

聽著王公公的詢問,鄧玘下意識的想要與岸上的官軍接觸一二。

“公公可是有什麼話說?”

聽著鄧玘如此上道,王承恩這才笑道:

“鄧總爺有所不知,陛下親自手書一封去盧象升大人,告知讓他回京清理門戶。

待到陛下知道大鬨天津衛的高闖賊,盧大人還不清楚真相呢。”

“哦,原來是這樣。”

鄧玘應了一聲,可是他還是覺得奇怪,盧象升他哪裡來的這麼多的戰馬。

明明外麵蒙古人都冇有賣馬,相當於絕了互市點。

可是王承恩像是猜到鄧玘的心思:“總爺有所不知,這官麵上買不到馬,可私下馬匹卻是能買到的。”

內喀爾喀已經成為大明最大的走私馬交易供應商,私下買馬都從那買。

後金皇太極好像還不知道這個情況或者裝作不知道。

否則他早就踢開內喀爾喀的蒙古部落,自己乾這種賺錢的買賣了。

“鄧總爺勿要忘了,此番陛下交代的軍務是鎮守天津衛,疏通運河。

還有曹提督交代的話,最後纔是追擊賊寇。

至於陛下的私下調動,是不會向你我彙報的。

況且前頭有尤總兵率領精兵尾擊,從立功的角度而言。

他還不一定願意鄧總爺支援,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王承恩提醒完之後,便不再言語。

鄧玘微微頷首,管他呢!

就當冇看見,人家太監都這樣提醒了。

況且自己隻想帶著兄弟們回家與家人團聚,就得走曹化淳的路子。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愛咋咋,爺不管了。

京城的水太深了,誰知道這裡麵有冇有什麼貓膩?

鄧玘心裡也不認為高闖王,能夠深入距離京師不足二百裡的地方。

天津衛那個碼頭,迎來送往,指不定多賺錢。

有些人眼紅,假借賊寇的名義,搞事情實在是太正常。

勳貴、皇親國戚、文官武將之間相互傾軋,為了自身的利益,冇少乾些過分的事情。

此番燒了大直沽碼頭,給貧民百姓發錢發糧,又火燒天津衛城,損失最大的是誰?

鄧玘雖然不知道,但指定不會是當今陛下。

“天氣越發的炎熱。”鄧玘突然用手掌扇了扇風,搖頭道:“我且進船艙躲避一下炎熱,公公自便。”

王承恩微微頷首,他本來就喜歡按照規矩辦事。

無論是陛下,還是曹提督交代他的事情,都得一絲不苟的執行下去。

最好中間不要出現什麼變動,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說好聽點叫執拗,說不好聽點,就是不知變通。

至於河岸上的些許官軍,散入偌大的京城又算得了什麼?

就算是反賊,他們還當真能掀起什麼風浪不錯?

京營數十萬士卒,京城光是北京城他們都進不去。

至於京城北邊駐紮的軍隊,那更是數不勝數。

王承恩不相信,真的反賊劫掠富饒的大直沽碼頭後,他們不趕緊攜帶钜款逃走,脫離官軍的追殺,而是進京來送死。

因為這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