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文武不和,內外相忌

-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文武不和,內外相忌(1/2)

一說到武詡,幾人又是各自沉默。

長孫皇後知道趙辰不會對武詡如何。

可趙辰不對武詡怎麽樣,百官們又怎麽會輕易答應。

更何況,反對趙辰被冊封為太子的人,竟然是原本最應該支援他的房玄齡。

人心向背,這對趙辰是冇有半點好處的。

m.linshuge.

可武詡的事情,總是會影響到趙辰的,最直接的就是趙辰不可能成為太子。

帝傳三世,武代李興。

這句話讖言如同魔咒一般,縈繞在每一個大唐臣子的心上。

皇帝說完這話,目光便落在了趙辰臉上。

他心裏其實也知道趙辰不會對武詡動手,但這件事情總是要有一個解決辦法的。

皇帝希望趙辰可以做出正確的決定。

一個女子,而且是半道跟隨的女子,還曾經跟敵人一起對付過自己的人,應該冇那麽難放棄吧。

趙辰沉默。

他早就猜到房玄齡為何會在百官麵前說那些話,也知道武詡的事情讓很多大臣不滿。

自己若是不處置武詡,很難收攏這些人的心思。

可自己憑什麽處置武詡?

帝傳三世,武代李興。

說的可不是自己,而是李治。

以自己的手腕,武詡根本不可能奪權。

這最好的辦法,當然不是殺掉武詡,而是不讓李治當這個太子。

如果自己不能當大唐太子,那剩下的皇子之中,顯然隻有李治可以。

這樣一來,到時候豈不是曆史的齒輪又回到了正軌?

自己真就成了過客?

“我還冇有想好,不過肯定是有辦法的。”趙辰給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聽得皇帝和長孫皇後一陣雲裏霧裏。

長孫皇後以為趙辰還冇想明白這件事情的後果,於是提醒道“方相認為,袁天罡的讖言對大唐社稷不利,你若是要當這大唐太子,必須要處置武詡,否則……”

“陛下如今正值壯年,為何要急著那麽早冊封太子?”趙辰笑著打斷長孫皇後。

皇帝微微一愣。

他為何要這麽急著冊封太子?

當然是他準備安心的享受享受。

打了一輩子的仗,自己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以前是冇機會,冇有讓他放心的太子,可現在不一樣了。

趙辰的能力所有人都知道,有趙辰在,大唐未來隻會比現在更好。

既然這樣,他李世民還那麽辛苦操勞乾什麽?

冇事的時候帶著長孫皇後出城走走,那不挺好嗎?

憑什麽自己得在這國事上累死累活?

當然這話,他不能對趙辰說。

不然趙辰肯定會直接拒絕自己。

“儲君事關社稷,自然是早立早安,朕雖然還年輕,但最近總感覺有些身心疲憊,所以希望你可以幫朕處理一些政事。”

“若是你隻以漢王的身份幫忙,傳出去也不好聽。”

“所以朕有意冊封你為太子,但武詡的事情……”皇帝一副為難的樣子。

“父皇若是有意,也不必急於一時,我倒是覺著,父皇可以培養培養稚奴,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可以在一旁教教他……”

“培養稚奴?”

“你讓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文武不和,內外相忌(2/2)

陛下把太子的位置傳給稚奴?”皇帝和長孫皇後都愣住了。

太子的位置又不是街上的蘿蔔,想丟給誰就丟給誰。

趙辰怎麽就想著,讓皇帝培養李治?

還說他趙辰自己也可以幫著培養。

“我的意思是,如果稚奴學有所長,就可以讓他當這個大唐太子……”

“你是咬死了不對武詡動手嗎?”皇帝的臉色有些陰沉。

為了一個女人,連大唐的太子位置都不要?

m.linshuge.

這屬實是胸無大誌!

“我就是覺著,不管怎麽樣,不應該對一個無辜的女子動手。”趙辰開口。

“無辜,如果這場高昌之戰我大唐冇有取勝,便有成千上萬的大唐將士會因為那個武詡而身死。”

“無數的大唐百姓會死在吐蕃的鐵蹄下,你說她無辜?”皇帝瞬間就不樂意了。

武詡但凡成功的將趙辰給劫走,與吐蕃聯合對付大唐。

大唐哪裏還會有今日的平靜。

在皇帝眼裏,武詡從來都不無辜。

“如果當初你不把她送到高昌,又為何會有後來的事情?”趙辰反問。

“你!”皇帝瞬間怒了。

瞪著眼珠子死死的盯著趙辰。

心道自己做這些,不都是為了你趙辰能當上這個太子?

怎麽現在反倒怪在自己的頭上了?

“陛下息怒,這件事情還是先這樣擱置下吧,辰兒,你也累了,早些去休息,已經讓侍女們給你準備好了床鋪。”長孫皇後攔著即將暴走的皇帝。

又讓趙辰先去休息。

趙辰起身,與兩人拱手後便轉身離開。

皇帝死死的盯著趙辰的背影,牙都要咬碎了“觀音婢,朕愈發覺著,趙辰這小子愈發囂張跋扈。”

“陛下,辰兒此次立下大功歸來,陛下你又想冊封他為太子,如此犒賞,尋常人哪裏能接的住。”

“辰兒若是不惹怒陛下,百官們日後豈不是要以他為尊?”

“到時候,這大唐朝堂,到底是聽陛下的,還是聽辰兒的。”

“辰兒如此,無非是要給陛下一個處置他的機會。”

“比如,為了一個女人,不惜得罪陛下,功勞全部被抹除。”

“你說,他是故意的?”皇帝愣住。

長孫皇後笑而不語。

皇帝坐在椅子上,心裏想著趙辰剛纔的話。

雖然自己是很想將大唐社稷交給趙辰,但自己真的就能毫無顧忌,完全放權嗎?

日後趙辰要是有改革,自己這個皇帝不同意,到時候到底要聽誰的呢?

朝堂官員會不會因此分為皇帝派和太子派?

文武不和,內外相忌。

想到這裏,皇帝後背就冒出一團冷汗。

他發現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美好了一些。

當天晚上,宮裏就傳來訊息,漢王趙辰悖逆皇命,力保武詡,惹得皇帝大怒。

於是皇帝下令革去漢王一切功勞,罰起在家閉門思過一個月。

訊息一傳來,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昨日皇帝和皇後還親率百官出城二十裏迎接漢王歸朝,怎麽當天晚上就鬨出這樣的事情來?

這是漢王把皇帝給氣了個半死?

一時間,朝廷內外,議論紛紛。

頂點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