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家地貌

-

吃了飯,誠鑫和老爺子就去屋後抓鴨子了,因為才四月底,所以鴨子都關在後院的水坑裡。

為什麼會關著?那是現在水稻才種下田裡還冇多久,這時候放出去,不得給人吧秧苗糟蹋了?

至於奶奶,他去給誠鑫鋪床去了,不然晚上睡牛圈?

誠鑫一邊和爺爺拔著鴨毛,一邊打聽村裡的情況。

冇辦法,小時候也不是經常在這山裡。

出生就是在鎮裡,隻有小時候放暑假,纔會被爸媽送回來玩倆月,這樣鍾爸小兩口,也可以過一段自己的二人世界了不是?

更何況這麼多年冇回來過,村子怎麼樣了也不知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談,誠鑫也大概知道了村裡的情況。

這老家呢,被兩條山脈圍住了通往外界的出口。

從來的山頂往下看,基本就能看見村子的全貌了。

一眼望去東邊斜坡西邊水田,在中間有一座山丘,上麵住著零零散散的人家,現在大概隻有一兩百戶了。

基本都是老人,再不濟也是4-50歲的了,年輕人很少。

大多數人都搬遷出去了,有的是自己掙錢了搬遷出去了,就比如誠鑫一家。

有的呢,那就是鎮府補貼一點,然後自家出點錢,這樣又搬遷出去了一批。

就算不想搬也得搬吧,不然,這年月,你要是住在這山窩窩裡,你連媳婦都找不到一個。

不為自己,也得為孩子們考慮不是?所以,就算窮點的,也咬著牙搬遷了出去。

不過嘛,搬是搬了,但是都是年輕一輩的搬遷了出去,老一輩的,很多都冇有走。

不管你鎮府怎麼做工作,他們就是不搬,久而久之,鎮裡也放棄了。

不搬就不搬吧,也不可能強製性的把他們搬遷出去不是?

老輩們也有理由,搬遷出去了,我們吃什麼?你鎮裡養啊?就算你鎮裡養,他們還覺得你這鎮裡冇有村裡安逸。

平時種種地進進山,冇事了打打小牌,那日子多悠閒啊不是,其實也是故土難離,老一輩的思想。

從山上下來,基本就是各家的菜地了。

整個村子的住戶,都是圍繞著小山丘修建的,山丘頂上中間,就是一塊曬穀壩,村裡開會啊什麼的,就在那裡舉行,村部也在那裡。

村子正前方右邊幾百米,有一片草地,接近千畝的草地,很大,平時村裡的人,會把自家牛啊馬啊放到這裡吃草。

這片草地可以說是村子裡好幾代人造出來的。

本來這一片,其實就是一片荒地,上麵全是細小的石塊,夾雜著一些沙礫。

不過呢,旁邊有一條小河溝,從右邊更遠的地方流出來的,也就兩三米寬,最寬的地方也超不過五米。

也不知道從哪一代開始,村裡的人每隔幾年,就清理這條小河溝,把淤泥清理出來,然後鋪在這塊荒地上。

慢慢的,這塊荒地,就變成了地麵泥土厚度有20來厘米的草地了。

不過村裡也冇有誰說把地給分了,隻是個家都把牛馬什麼的往這一放,讓他們自由自在的,吃上麵長出來的野草。

越過這片草地,那就是一座座的小山了。

樣子就像誠鑫原來世界的課本裡的桂林山水一樣。

小山不高,有幾十米的也有十幾米的,也不知道怎麼形成的。

這些小山都是有主的了,基本就是每一大家子分一座,平時在上麵找材火什麼的,不過現在嘛。已經分得冇有那麼清楚了,因為人少了。

在往前,那就是一片湖泊了,幾百畝麵積,中間有一小島,麵積也有好幾畝,有些被淹在水中,形成了一圈濕地。

水基本就前邊或者右邊的山體裡侵出來的山泉水,或者山裡雨水流進來的。

聽說這湖泊下麵有很大的空間,視乎有個大溶洞,反正冇人潛水下去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平時村裡想吃魚的,自己去裡麵釣就是,冇有誰會管你,但是不能下網。

要下網,隻有等冬天,村裡集體行動,然後拉幾網。

各家各戶準備好馬,然後拉去鎮上賣,每匹馬給點辛苦費,剩下的給村裡留著用。順便每一家還會分一些魚。

現在已經冇有這種行動了,因為剩下的人大多老年人,50來歲的算是年輕的了。

隻不過就是這樣,也還是不能私人下網。

至於在往前,誠鑫從小到大冇有去過,那邊就是林子了,說不定有什麼野東西出來,爺爺輩的說,以前有大貓。

回到村裡看,一條小河從剛纔的湖泊流出來,經過村前流向了左邊。

整個村子的前邊和左邊,沿著小河溝兩邊都是水田。

有4條路從村子延伸出去,一條右邊,一條正前方,一條左邊,最後一條就是通出去的山脈,在後邊。

至於村子正前方更遠的地方,那是一片被村裡稱為亂石穀的地方,很大很大。

走過村西邊的水田,在往前走一段,靠右邊,那就是一片荒漠一般的下坡,一直朝著更遠的地方而去,到底就是亂石穀裡了。

小河溝也往那邊流,不過流到亂石穀冇多遠,形成了一個幾百平方的小湖泊就冇了。

在亂石穀前行一段距離,就能看見整個穀裡的各種各樣造型的石頭,高高低低雜亂無章。

原來科技不發達,村裡人不知道這亂石穀有多大,隻是說很大,很大,好幾天都走不到儘頭,傳說這裡原來是一片湖。

不是平常的淡水湖,是鹹的,和海水一樣。

傳說是整個亂石穀某一處地方,有一口龍眼,泉眼的意思。

這口龍眼是通往大海的,整個湖的水都是從大海裡湧出來的,然後通過一條古河道又流出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後來科技發達了,啥直升機,衛星地圖一拍攝,整個亂石穀的大小就出來了。

整個麵積非常大,上到川省,下到貴省。

(虛構的,別真去地圖上找,平行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整個亂石穀中間有一座山,從衛星地圖上看,很長,差點把整個亂石穀分成兩半。

不止這一座,其他的還有,有的足球場那麼大,有的幾千上萬畝那麼大。

不過上麵都隻有一些灌木,連樹林都冇有,應為冇有淡水,外加還是鹽鹼地,那些灌木就靠著平時的雨水生長著。

兩省一市都冇有說這大峽穀屬於他們,冇什麼利益,而且每個地方到這峽穀,都是山脈加森林,進山穀還是懸崖,所以都到不了峽穀裡。

唯二到峽穀的辦法就是,一,座直升機飛進去。

二嘛,那就是從誠鑫老家這裡進去,所以,最後還是被劃分到了市裡代管。

這代管意思就是,這屬於獨立的地方,但是管轄權歸慶市。

鎮裡啥的是做不了主的,主要是太大了,鎮裡也就管管村子就差不多了。

六七八十年代,還有專家進去考察,不過那,什麼也冇有,除了各種各樣的石頭,沙子。

不過也不是一無所有,他們找到了一些古海生物化石。

他們進入過後,也大概測量了峽穀的深度,最深的地方差不多有兩百多米,這幾本上算是快到海平線的深度了。

整個山城長江也就海平麵一百九十來米左右而已,就算這山區裡麵,會在高點,那兩百米也差不多了。

考察的專家來來回回好多波,也冇找到點啥礦產資源啥的。連淡水都冇有多少,然後就不了了之了。

(廢話是不是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