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節 呂家軍的轉變

-

戰鬥中不論實地,首重殺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實地對於皇朝而言是臉麵,老百姓對殺敵數字不敏感,但對於土地得失則很清晰,今天失一城,明天再失一城,老百姓就會沮喪、失望,認為皇朝的統治有問題。

反之,朝廷軍隊勝利不斷,得到土地不少,老百姓就會歡欣鼓舞,認同皇朝。

奪地不易,殺敵難,殺北虜更難,過往,北虜仗著四條腿,很是欺負南朝軍隊。

時勢更易,南朝馬政大熾,馬匹眾多,而北方抽調大量馬匹北上,供忽必烈與阿裡不哥征戰,反倒顯得馬匹匱乏,此消彼長,南朝軍馬具備了與北虜軍馬爭雄的能力,接下來就看“狹路相逢勇者勝”了。

很顯然,這次兩江軍馬並未出彩,奪地失人,對麵的張柔主力猶存,完全具備了覆冇兩江軍隊的能力。

以前為將不易,能夠一路扶搖而上不中途倒黴的將領寥寥無幾,即使是他們踏上高位,也深受朝廷猜忌,嶽飛就不論了,隻看理宗朝:

一代軍神孟珙智勇兼備,知人善任,長於馭軍,打韃子長勝不敗,攻克蔡州,雪靖康之恥,他為南宋後期的傑出名將!

然而,朝廷把他死死按在前線,隻作防禦,不讓其北上,雖為方麵大員,卻無重用。

難能可貴的是孟珙忠君體國之念,可貫金石。

對比他侄子孟之祥最終謀國奪位,實讓人歎息朝廷不會用人,不能用人。

建康留守趙葵縱情山水之間,忙與文人唱和;

兩淮呂文德“性尤忌切而貪寶”,其喝兵血、不敬孔子,飛揚跋扈,何嘗不是自汙?

川將孟之祥打仗厲害,但朝廷君臣居然看不起他,為啥?

因為他忙於做生意,在古代,商人被人看不起,孟之祥經商,同樣是在自汙,讓朝廷對他掉以輕心。

簡而言之,在理宗朝,將領們多小心翼翼地儲存實力,不與敵硬戰,你勝利越多,人身越是危險。

如今孟之祥就是要扭轉將領們的理念,要他們清楚對敵作戰必須勝利,首重人頭,次要土地,不能象以前那樣光講忠心,得過且過,更不可養寇自重。

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動起了真格,蒲擇之身為兩江總督,乃龍潛舊將,有擁戴之功,此戰不賞不罰,實則丟了臉麵。

郭明亮和高達奪土有功,殺敵無多,雖得獎勵,也不過分。

呂氏打了敗仗,朝廷敢於下手,敗將皆作懲罰。

兩江戰事的處置傳於全國諸軍,軍人們無不凜然,對於爭取勝利有了新的認識和渴望!

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孟之祥先是設置軍人們的“績效”獎金,要他們拿敵人的人頭和首級去換,接著是呂家軍做了試驗品,殺雞給猴看,大家都清楚了赫赫有名的呂家軍打了敗仗,皇帝可不手軟,留了麵子給呂氏,但呂氏的機會不多了。

下一次如若失敗,他們就會丟失對第六軍或第七軍的控製權,皇帝有的是軍官去填補他們的空位,不象過往皇帝受將領們的挾製,怕處置他們後就冇人能打仗了。

之後,退往後方的第六軍進行整訓,即整頓和訓練,在總督府派來的督導官的指導下,套路如下:

一、高度重視,成立了以代軍長呂師龍為首的主負責小組,加上師道、師山諸呂一起,與新派來的副軍長管如德一起配合,努力完成軍務。

管如德是黃州黃陂人,其步戰騎戰皆強,初在京湖任職,理宗朝不受重用,隻為一個統製官,被新朝發掘一路高升,現為第六軍副軍長。

他初來乍到,還擔心遭遇呂氏的杯葛,冇想到呂氏與他高度配合,什麼事情都不瞞他,什麼事都和他商量著辦!

二、對第六軍進行忠君愛國、部隊榮譽的宣傳,積極貫徹良好風氣。

以往第六軍言必稱“咱們呂家軍”,現在則說得多“咱們是皇帝的軍隊!”轉變非常快。

再有就是打造榮譽室、編寫軍史,組織軍人們參觀和學習,讓大家知道第六軍的過往曆史,確係一支光榮之師。

大家有了覺悟,絕不能給部隊丟臉,培養出一種集體榮譽感。

三、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練兵、大比武。

呂師龍、師道、師山諸呂與管如德悉數上陣,帶隊操練,絕不含糊。

每天十裡地開始,從早到晚就是訓練,隻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

刻苦的訓練帶來了可喜的變化,部隊的驕嬌兩氣大減,軍人們變得堅毅、奮發向上,以往那種吊兒郎當的作風蕩然無存。

這麼一來,附生於呂家軍的青樓酒館統統倒閉了……

不僅是一味苦練,還進行拉練、比武、軍隊對抗,形式多樣,想儘辦法提升自己的素質與戰鬥力。

不講出身,無論嫡庶,實行能者上,劣者下的原則,精兵強將由此產生。

呂師龍身為代軍長,以身作則,除了自己訓練,還深入部隊帶訓,他卯足乾勁,除了要為呂氏爭一口氣,他,還要讓大哥呂師望回不來!

呂師龍想要坐正!

大家族的爭鬥無所不在,一步先步步先,呂師望失手,呂師龍坐上代軍長的位置,可不想下來了。

一天,叔叔呂文信到訪,他是怕第六軍的侄子們辦差辦不好,丟了麵子,搞不好會丟了位子,所以想來提供幫助。

誰都很清楚,這是皇帝給呂氏最後一次機會,第六軍再打不好的話,那軍長就得換人了。

呂文信看操,見第六軍的軍人們演武,騎射、劈殺、軍列、軍械對抗等等,殺氣沖天的過程震撼了他,連聲道:

“後生可畏!”

“古人雲‘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實不欺我也!“

”第七軍再不努力,就落後於第六軍了!“

他回到已軍,對官兵們說起第六軍的高素質作戰能力,馬上讓第七軍捲起來。

軍人們說要為呂軍長爭光,我們是叔叔的軍隊,不能輸給侄子的軍隊!

二支軍隊的可喜變化都被監軍TJ記下來,報給孟之祥看,孟之祥十分滿意。

如今他的國家,軍隊聽話,經濟發展、民眾安定,統治穩固,所以他開展了一係列的外交工作,為國家大業添磚加瓦,增加盟友,提升對北虜的勝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