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節 明使到達衛藏

-

除了賺錢大計,孟之祥積極派人外聯,其中衛藏屬於重點攻略地區,他計劃利用那裡的宗教給予北虜精神食糧。

衛藏的來由是吐蕃時期曾設“衛藏四茹”,一向被視為吐蕃本部。

衛,又稱前藏,東起怛達拉山,西到崗巴拉山。大致相當於現代的拉薩市、那曲市、阿裡地區,山南市和林芝市西部(林芝、工布江達、米林、朗縣四縣);

藏,又稱後藏,由崗巴拉以西,直到尼泊爾交界。大致相當於現代的日喀則市(北方小部除外)。

南宋理宗時期,蒙古人崛起,元太宗窩闊台大汗把甘涼,原西夏故地、隴右、京兆等地區封給二兒子闊端太子,這闊端太子是個狠人,他不但在南征宋朝時橫掃蜀川,還是蒙藏關係中很重要的溝通者。

他曾一邊派汪世顯攻打四川,一邊派多達那波進軍西藏。

當時,雪區諸教派中勢力最大的四支分彆是紅教寧瑪、花教薩迦、白教噶舉、噶當,冇有世俗政權,武德匱乏。

在進軍途中,多達那波用他血腥的手段震懾住衛藏的吐蕃人,各個教派勢力是噤若寒蟬,再冇人敢挑釁蒙古人。

孤軍深入的多達那波進入拉薩,就此成為衛藏的太上皇,駐紮在吐蕃期間,他詳細的瞭解西藏的各種情況,在太宗十二年(1240)撤回涼州時,向闊端詳細的報告了西藏的情況。

由於西藏人口稀少,土地貧瘠,補給成問題,因此不能像入侵金國南宋那樣派遣大量軍隊,經過仔細斟酌,闊端決定在吐蕃扶持代理人,來實現他統治衛藏的戰略計劃。

元定宗二年(1247),闊端太子和薩迦派的薩班·貢噶堅讚在涼州正式會麵,兩人共同商定了西藏歸順蒙古帝國的各個事項,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史稱“涼州會盟”,闊端授權薩迦派代理衛藏事務,薩迦派也獲得掌控衛藏的領導權,結束吐蕃四百年的分裂,使衛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實際上是蒙古人征服了衛藏,為什麼能說衛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原來,漢民族的統治中心向來是中原地區,後來金人奪取了中原後,反客為主,認為自己纔是中國的正統,而偏安江南的漢人政權宋朝乃是南蠻!

這就是占據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稱呼南邊漢人為“南蠻、蠻子”的來由。

之後蒙古人來了,占據中原,同樣認為自己纔是中國的正統,南邊漢人乃是南蠻。

換言之,孟之祥想要天下人臣服,他必須北伐,奪回中原祖宗之地,他才能成為中國的皇帝,而不再是南蠻皇帝。

闊端太子召見薩班的時候,他已經六十多歲了,為了衛藏人民的福祉,也為了壯大薩迦派,他不顧年邁,帶著兩個嫡出的侄子八思巴、恰那多吉前往涼州,去朝見闊端太子,達成盟約。

出現了一個重要人物:八思巴。

八思巴正是薩班·貢噶堅讚的侄子,自幼隨伯父薩班·貢噶堅讚學佛法。乃馬真後三年(1244年),隨薩班赴涼州覲見蒙古宗王闊端,途中出家。元憲宗元年(1251年),繼薩班後成為薩迦派首領。因通曉五明,又稱班智達。元憲宗三年(1253年),拜謁宗王忽必烈,為其施灌頂禮,被奉為上師。

可見,衛藏地區因蒙古人的關係,第一次與中國產生了真正的交集,而在唐宋時期,中國未能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衛藏。

現在,自認為是中國的代表的南方漢人大皇帝孟之祥,派出了二個使節,禮部左侍郎應節嚴和兵部右侍郎孟之縉一起出使西藏。

二使的來頭不小,應節嚴字和父,晚號平坡居士,平陽昆陽人,淳祐四年(1244)武科進士,十年換文。曆漣水教授、浙江東路轉運司乾官,知長樂縣,通判贛州,遷兩淮製置司機宜文字、淮南西路提點刑獄、兩浙轉運判官。

他文武雙全,閱曆豐富,在新朝時,應節嚴得到升職,現在出使西藏。

孟之縉的來頭更大,他是孟珙的二兒子,孟之祥的堂兄,以他這樣的出身,穩穩噹噹地升官不在話下,但他勇於進取,想搏名聲,朝廷就派了他來。

他們在農曆八月九月間到達日喀則薩迦寺,這是該地最好的季節之一(另一個時間段是農曆的四五月),這兩個時間段的日喀則降雨少,濕度適宜,自然風景絕佳。

在這幾個月去日喀則,基本每天都可以看到藍天白天,春夏季節可以看到各種盛開的小野花,在西藏,它們都被稱為格桑花。農曆八月開始,日喀則的青草樹木漸漸轉化為金黃色,景色特彆美。

薩迦寺正是薩迦派高僧們的駐錫地,位於日喀則市本波山下,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也是薩迦派的主寺。

“薩迦”係藏語音譯,意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寧六年),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昆·貢卻傑布(10341102)發現奔波山南側的一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澤,現瑞相,即出資建起薩迦寺,逐漸形成薩迦派。

薩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塗抹寺牆,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花教”。寺內藏有珍貴的貝葉經、《佈德甲龍馬》大藏經等重要佛教文獻與文物。

可能是受環境的影響吧,曆儘千辛萬苦到達薩迦寺的兩位使節心態很好,哪怕出來接待他們的八思巴的弟子沙羅巴說上師(注1)正在靜修,不宜打擾,所以不能見到兩位尊使時,他們並無不悅。

沙羅巴說兩位尊使可有要事?

應節嚴遂表示他們奉了朝廷之命前來,隻為友好,希望八思巴上師能夠接受朝廷的供奉,朝廷把八思巴上師封為國師,允其在朝廷轄內範圍內傳教,全國都行!

孟之縉則說朝廷希望八思巴上師把傳教的重點放在長城以北地區,朝廷將撥出錢款和人力為上師在那些區域內傳教提供一切方便。

是一切方便哦,意思是說朝廷將以刀劍助上師傳教成功!

沙羅巴不置可否,隻是說請尊使稍歇,他方便時自會向上師稟報,安排僧人引兩位尊使瞻仰諸佛聖像和上香。

至於沙羅巴自己,實際上冇有停留,徑直去到細脫拉章求見師傅八思巴。

……

注1:上師是指佛學的老師,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學教育當中最權威、直接、無上的導師,本寺指八思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