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節 我朝的機會來了!

-

一個驚人訊息在上都急速流傳開來:皇帝(大汗)忽必烈將親征阿裡不哥。

這是忽必烈第三次親征了,前二次他都順利地打敗了阿裡不哥,奪取了哈拉和林,現在是第三次親征,想來也不成問題。

但在上都的上層,知情者則心存疑慮,前二次打敗阿裡不哥,都是用漢軍打蒙軍,結果把蒙軍給打得大敗。

現在阿裡不哥也有了漢軍,據說還是南朝天家子弟派到北方來掌管的拔都軍,可能難打。

在轄地實行“新政”,成效頗著,很得中原人心,但不免侵害了慣於肆意征索的貴族們的利益。倒好,認為阿裡不哥的漢軍再有能力,孤軍作戰能有何等作為!

他組織軍事會議,決定調動漢人世侯的真定史天澤、易州張柔、東平嚴實與濟南張宏各一萬兵馬從征,自己親率另外四萬人,合計八萬大軍進攻阿裡不哥。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量的糧草物資從中原地域發往北方,道路上物資車輛與人員是絡繹不絕,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有意思的是大隊人馬以漢人居多,忽必烈在轄地實行“新政”,成效頗著,很得中原人心,但不免侵害了慣於肆意征索的貴族們的利益,所以支援他這個蒙古的蒙古人反倒不多。

他不得不仿照金朝的兵製,建立了自己的近衛力量——“武衛軍”,從各路漢軍中選拔了三萬漢人,武官團亦絕大多數是漢將,猶還嫌少。

同時怯薛軍(禦林軍)中也有不少漢人,所以,忽必烈這八萬人,漢人總人數接近六萬,足足占了四分之三。

在臨行前,忽必烈做了一件甚有意義的事情,他建立了“元朝”!

根據漢人謀臣的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之意改國號為大元,著興建大都(北平地區),將來用作冬都,上都則為夏都。

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起,其中名為“大朝蒙古國”、“蒙古大朝國”(或僅稱“大朝國”、“大朝”)等名,忽必烈認為容易混淆,他就建立起帶有漢文化特色的朝代,定名為“元朝”。

詔書一下,伴隨著一輪的封官晉爵和錢財封賞,於是乎,宗王打下的文武官員和小吏皆得其潤,或多或少,人人振奮,個個彈冠相慶,都山呼萬歲,皇帝聖明。

如宗王得銀一萬兩,都元帥五千兩,千夫長一千兩,百夫長三百兩,小官小吏等十兩,一氣花掉了數百萬貫錢。

導致忽必烈轄地裡的百姓苦不堪言,朝廷需要大量的錢財,著落在他們身上,他們竭儘全力,甚至是賣兒鬻女去上交賦稅,要是交不上,達魯花赤(蒙族地方軍政長官)就要把他們全部變賣為奴!

說起來,忽必烈在轄地內沿用了耶律楚材製定的統一的賦稅製度:每二戶出絲一斤以給國家,五戶出絲一斤以給諸王功臣。地稅上田每畝3升,中田25升,下田2升,水田每畝五升,商稅三十分而一,鹽價銀一兩四十斤。

說實在話,這個稅率非常輕,如商稅三十分而一,而南宋根據商品的不同,征稅比例為2一3不等,實際抽稅率要高於10,如徽、嚴二州販運木材至臨安,須抽取三分,即30,這種商稅是相當沉重的。

南宋朝稅錢不斷增多,私增稅日益普遍,稅目也日益苛細,商賈們遭到了層層剝削,處境艱難。

明朝後,稅率稍有下降,同時朝廷有反利,即投資地方,民眾得其惠,但商稅比起元朝那邊為多是事實。

本來元朝的賦稅更有吸引力,但問題是,忽必烈不是按照土地數量征收田稅,而是按照戶口征收,如果每戶有兩個人,交納的田稅是兩石,如果每戶有兩萬人,交納的田稅還是兩石。

這種征稅方式,必然刺激地主豪強兼併土地,底層人民為了免稅而給地主豪強做奴仆。

所以忽必烈的輕徭薄賦政策,並冇有給底層人民送去福利,反而因為是蒙古皇帝,給他疊加了民族仇恨和階級仇恨的雙重buff。

同時,在執行收稅的工作中,蒙古人橫插一刀,一些漢人不法分子買通他們,與他們沆瀣一氣,獲得了逃稅的權利,他們不交稅,市場守法經營商戶乃至於農戶則要交納大量的賦稅,因此生活窘迫,被變賣為奴,流離失所的人眾多。

更有甚者,為分漢人之權,忽必烈重用阿合馬理財,這位老兄好的不學,學起了南朝的紙幣,先是發行“中統鈔”,再到“至元鈔”(1264年改中統五年為至元元年),因軍需需要,其發行量不斷增加,卻冇有保證金(金屬貨幣),以至於迅速貶值,原本每貫鈔合銅錢六百文足錢,後降為每貫鈔合銅錢二百文錢,每貫鈔甚至買不到一雙草鞋。

朝廷以武力強推至元鈔,送出去紙幣,回收實物和金屬錢幣,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民間怨聲栽道。

相比之下,南朝孟之祥雖然也發行紙幣,但他有實錢擔保,紙幣一直堅挺。

在至元元年正月,阿合馬上奏說:“太原的百姓熬煮私鹽,越境到處販賣。各地百姓貪圖他們的鹽價錢便宜,爭相購買食用,解州的官鹽因此而賣不出去,每年上繳的鹽稅銀子隻有七千五百兩。請朝廷從今年開始增加太原的鹽稅銀子五千兩,不論和尚、道士、軍士、匠人等各戶、都要分攤繳納鹽稅,民間通用私鹽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方便。

之後,此法向全國推行後,原本不用交納鹽稅的和尚、道士、軍士、匠人等都跑不掉稅收,導致這些原本算是新朝擁躉的民眾亦對元朝嚴重不滿!

這些事情忽必烈知道嗎?

知道!

完全知道!

然而在他要打敗阿裡不哥,坐實蒙古大汗與中原皇帝的位置之前,忽必烈必須得到大量的錢財,以充軍用和獎勵官吏軍人們,老百姓隻能忍受困苦。

如此一來,就在忽必烈出兵北伐之前,他的轄地內已經是民怨沸騰,這些情報,連同他出兵的情報被飛鴿傳書,傳到應天府城郊外鴿場,很快就送到了帝國參謀本部總長王堅的案頭上。

他一目十行地看完後,往交椅上一躺,舒服地噴出一口氣道:“我朝的機會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