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節 遠征大理的前奏

-

鞏昌總帥汪德臣進見皇弟忽必烈!

他給忽必烈獻上一張地圖,乃是他啟建的新城益昌(鞏昌的副城)的地圖,地圖上的城池規劃得體,建築物、街道和空地皆井井有條,合理利用城市土地,還有建有公園和入城河流,河流邊上有綠化,讓人看得耳目一新。

趟若能建成,好過其它城市多多矣。

忽必烈不吝讚賞地道:“卿確有大才也,文治武功,均是上佳。”

他感慨地道:“我朝的統治,需要更多的象汪卿一樣的人哪。”

忽必烈心中非常地明白,不可能靠他一個人來治理聖朝,如果象汪德臣的臣子多一些,業務強,不要終日打打殺殺的,則聖朝的力量將會得到極大的增強,將無往而不勝!

誠如儒生們所言的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

當然,儒生們也是心懷不軌之意,忽必烈心中冷笑!

儒生們想的是爭權奪利,想他們得勢上位,瞧瞧南朝(大宋)的儒生們,儘是眼高手低的貨色,真要是全靠了他們,那聖朝就成了南朝嘍,武功儘廢!

有人說忽必烈偏向漢人,卻不想想忽必烈乃是皇弟,他要什麼冇有,他不過是為了聖朝更好地統治,想利用漢人的力量而已。

忽必烈對汪德臣十分地讚賞,汪德臣心中感謝的是孟之祥!

因為益昌的城市規劃,完全照搬了青居城的城市規劃!

見他心情良好,汪德臣趁機稟告新城益昌賦稅徭役免除事宜的請求,得到他的批準,讓汪德臣感謝涕零,諂詞如潮,奉承他可謂是體恤百姓疾苦和秉公不徇私,汪德臣言辭高明,拍人馬屁不著痕跡,說得忽必烈都有些飄飄然的

“行了,行了,我問你件事吧,你是個有智慧的人,覺得如何對付南蠻呢?”忽必烈垂詢道。

韃靼人攻勢四境,勢如破竹,卻在南蠻城下多次吃癟,受到了強烈抵抗,損兵折將,忽必烈想查詢原因,畢竟他總管漠南軍事,日後他也要對上南蠻的。

先前,蒙軍對宋朝發動“懲罰性”攻勢,其目的以劫掠為主,在得城後往往棄城。

蒙軍攻破了許多戰略要地,最終卻將其放棄,這與當地軍民的堅決抵抗、蒙古後方不穩以及此時蒙古政權的劫掠性質都是密切相關的。

但久而久之,不可能總是棄城棄土吧,尤其是宋軍進行破路拆橋以及堅壁清野,導致韃靼人想要攻擊時非常地困難。

汪德臣得到了進言的機會,精神一振,立即上奏道:“當打國戰方可勝之!”

他認為大朝的蒙古統治者要下定滅宋的決心,改變過去那種通過劫掠獲得戰利品並削弱宋朝的方式,要積極地屯田,發展經濟以增強軍事實力,同時要建立據點,以城對城,耐心細緻,方有打敗南蠻的可能!

同時,汪德臣很支援忽必烈繞道攻打大理,抄南蠻後路的策略,願效犬馬之勞。

忽必烈聽到汪德臣的話非常高興,賜其黃金百兩,白銀千兩,羊隻三千,還說道:“綢緞絲絹就不給卿了,你們的比本王的還要好!”

話中不無敲打之意,汪德臣謝恩,機靈地道:“宜早日打下四川,四川物資豐富,出產的蜀錦乃是上等貨色,我們一定要拿下四川!”

“嗯,我們必定成功!”忽必烈道。

退出後,汪德臣去找西涼諸酋,趕快把那些上等貨色的蜀錦向哈拉和林的大汗進貢。

聽到他的建議,諸大酋都有一種肉痛的感覺。

因為,他們身上的蜀錦很貴,非常地貴,以他們的有錢,也覺得貴!

話又說回來,孟之祥很講職業道德,象這樣的上等蜀錦,賣給韃靼人大酋,就不會賣給其他的韃靼人,他們有錢也買不到,所以,韃靼人大酋認為孟之祥既有武力,又言而有信,對他的尊重是發自真心的。

……

陸續見過了各路豪傑後,忽必烈心中有數,遂大會群凶,商量攻打大理之事。

這是忽必烈總領漠南後承擔的第一項重大軍事征伐,所以不可掉以輕心,他在去年七月,率遠征軍從漠北祃牙祭旗出發,十二月,大軍渡黃河。

遵照蒙哥的旨意,全軍軍事由大將兀良哈·兀良合台節製管領,忽必烈負責居上統轄。

兀良合台,乃大朝開國功臣速不台長子(注1),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當成吉思汗的怯薛軍。因是功臣世家,受命護育皇孫蒙哥,後成為蒙哥的一怯薛長,掌管蒙哥宿衛。

1233年,隨貴由東征大真國,破蒲鮮萬奴於遼東今吉林延吉東城子山。1235年隨諸王拔都征欽察、兀魯思、阿速、孛烈兒諸部,分兵後隨拜答爾深入孛烈兒波蘭﹑捏迷思德意誌等部,攻陷波蘭首都克拉科夫。後又在萊格尼察戰役中大敗波德聯軍。

1248年,貴由汗去世,汗位空缺三年,兀良合台因是蒙哥身邊一怯薛之長,故積極附和拔都的主張,推戴蒙哥即大汗位。

兀良合台打到了西歐,騎過大洋馬的哦!

忽必烈初當大任,蒙哥汗擔心他壞了事,遂將兀良合台派來掌握大軍。

今年(1253年)春,經原西夏腹地鹽、夏二州。夏四月,出蕭關,駐軍六盤山。八月,忽必烈所率大軍到達臨洮。

古代交通的不便可想而知,但已經算是好的了,一路上都是大朝的國土,路途、安全、供給不成問題,但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則會變得很困難。

所以大軍在臨洮休整一個月,大家吃好喝好,於九月,大軍到達文州,之後,兵分三路而行

東路軍,由宗王抄合和汪德臣經茂州(茂汶)趨會川(四川會理西)以作牽製;

中路軍,乃主力軍,由忽必烈親領,經滿陀城(今四川漢源北)渡大渡河,沿古青溪道南下大理。

西路軍,由兀良合台率西路沿晏當路(四川阿壩草原)而進,作為中路軍的掩護。

三路大軍十數萬,把西涼地區的牲畜征調一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

注1:速不台是大蒙古國傑出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鐵木真的“朵兒邊·那孩思即四獒”之一。

他一生征戰數十年,其足跡所及,西達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亞,南抵汴京,被認為是古代世界征戰範圍最廣的將領,且勝多敗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