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節 韃靼人艱局

-

“殺!”韃軍漢將董文用揮槍刺出,將一名部族軍人殺死。

他收槍柱地,掃視一片狼籍的戰場,冷哼道:“自不量力!”

來犯的部族軍儘皆倒斃,在董文用的率領下,韃軍大獲全勝。

身邊的家將們自然諂詞如潮,董文用傲然消受,人前表現出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心中卻是憂慮不已。

董文用,字彥材,河北葉城人,金朝名將董俊之子,時韃靼人進犯河北,董俊迎降,成為世侯,後隨韃靼人伐金,戰死於歸德。

葉城乃是韃靼人貴人唆魯禾帖尼(拖雷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裡不哥的生母)的湯沐邑,因著這層“鄉裡”關係,董文用和兄弟董文忠得到重用,隨忽必烈征伐大理。

這次董文用打贏了,但是他發現部族軍變得活躍起來,他們下場戰鬥,以前他們頂多是襲擾遠射而已。

雖說殺死的部族軍越來越多,可死掉的韃軍官兵也在增多。

形勢不妙,表示韃軍漸漸無法控場,部族軍在轉守為攻!

他去見了忽必烈,稟報道:“應該加強警戒,遇到部族軍出動時,堅決反擊,把他們的進攻態勢壓製住。”

忽必烈表示讚成,下令部隊執行。

命令下達,可防不勝防,部族軍畢竟占據著地理優勢,他們熟悉地方,采取了麻雀戰,積極進攻,不斷破交,取來的戰果越來越多,信心更加地充足。

更有甚者,除了山甲軍,宋將俞興的部隊也在不斷地加入戰鬥中,他們的戰鬥力更強,能夠硬剛疲憊不堪的韃靼人。

俞興在平行空間裡擔任四川安撫製置使,曾逼反大將劉整,但在此時,俞興可是個熱心王事,一心打贏的架勢!

隨著他在茂州打敗了韃靼人之後,他三千雪山部隊擁入黎州,向著韃靼人展開猛烈的側擊,韃靼人軍隊一日數警,從早到晚不停地戰鬥,亞曆山大。

如此前進不得,後退不行,韃靼人部隊如同一條停頓的大龍,遭遇著宋軍與部族軍不斷地攻擊,卻無法反擊,真是氣憤到了極點。

有種地就出來打啊,躲藏起來暗算人,算什麼男人!

就連忽必烈所在的金帳也受到了不間斷地襲擊,很明顯有一支宋軍盯上了他,向著他們放箭,箭矢中夾有床弩的硬箭,非常犀利,哪怕韃靼人猛將兄也望而生畏,不得不躲避起來。

一次,忽必烈正在帳中議事,突聽聞弓絃聲大作,箭矢射在帳篷上,射穿帳篷,天光透了進來。

聽到絃聲,這是宋軍的製式弓箭。

親兵們連忙上前防護,舉盾牌為忽必烈遮擋箭矢,想拖著他去避開箭雨。忽必烈怒目圓睜,拍開他們的手道:“我不退,看南蠻能奈我何!”

他在親兵們的護衛下出帳,望向箭矢來向,命令軍人們還射。

雙方對射,即使有盾牌防護,韃靼人不斷地有人倒下。

當宋軍退去時,在場的韃靼人死傷上百人,血淋淋一片倒在地上,現場散發出陣陣的血腥氣。

忽必烈鬱悶不已,換作在大草原上,宋軍根本不能近到這麼前,而今山路狹窄,宋軍居高臨下,向著山下的韃靼人放箭,韃靼人還擊乏力。

猶可恨的是宋軍夜襲時,箭矢中夾雜著火矢,射中帳蓬後著火,把帳篷焚燬。

冇有了帳篷,當雨夾雪吹來時,人與裝備被淋濕,就連山中雲霧也對人造成很大的麻煩,晚上休息時冇有遮蔽,人很容易患病,雪上加霜的是冇有醫藥。

越來越多的人員患病,讓韃靼人驚恐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

一片狼籍的戰場上,韃兵們正在收拾殘局,而忽必烈在總管田大明,萬戶也古等人的陪同下前來視察戰場。

他們的目光落在被拖出來的一堆屍體上,這些正是被殺死的部族官兵。

然而,另外一堆屍體,乃是韃軍漢人部隊,死的人數是部族軍的二倍!

這次來襲的不是宋軍,而是部族軍,他們趁著清晨時光向著韃軍發動了猛襲,自身損失二百多人,殺死漢軍達五百多人!

一名軍官向忽必烈稟報了他們對於部族軍俘虜的審訊結果,那是宋人給部族開出了一個韃靼人人頭值十貫錢,而要是部族人青壯戰死,宋人按每人給予陣亡者家屬一百貫錢的撫卹金,頭人可得二十貫錢。

聽到軍官這麼說,田大明和也古無不咒罵起來,這明擺著宋人仗著有錢,以錢來買部族人和韃靼人的命,這是血錢!

要知道,許多部族人窮得一B,家壁四空,身無分文,就是一身力氣。一百貫錢,對於他們來說真是個天文數字,南蠻真是壞!

忽必烈心忖著:“南蠻確實有錢,可惜我冇趕上好時期!”

要知道,四川路遭遇韃靼人入侵,除了川東未受大侵襲之外,其餘地方都被韃靼人洗劫個遍,可現在看來,貌似南蠻恢複了元氣,財富有了很大的增長。

先前的大酋們賺了不少,忽必烈來晚了,南蠻已經封鎖蜀口,控製了仙人關、武休關和七方關這三關,堵死了入蜀之路。

根據情報,南蠻漢中府守將楊大淵善於守城,沉得住氣,而且背後有孟之祥這個孟珙之後南蠻的第一戰將支援,其勇冠三軍似呂布覆生,又有曹操之能,正麵交戰和背後偷襲樣樣俱全,也很得軍隊擁護。

忽必烈想想後,寧願走川西之外去大理,不願意硬叩三關與孟之祥交戰!

與孟之祥交戰,必敗!

在宋蒙戰場上,忽必烈是後來者,他名義上總領漠南軍事,實際屬於他個人的力量並不強大,無論是人口和軍隊,他都冇有多少的實力。如果他征發各地大軍作戰,存著指揮不動的嚴重問題。

但川西之外的道路也不好走哇,宋人現在與部族軍聯合作戰,不斷進襲讓忽必烈心力交萃,苦不堪言!

損失的部隊越來越多,前進的路途卻不好走,一天都走不了多少裡路,軍糧缺乏的問題嚴重困擾著年輕的他,然而他卻解決無方。

就在這時,都元帥兀良合台派出部將阿塔海前來接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