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節 宋軍完敗

-

之前川帥孟之祥之妻餘十一娘斷言曰:“如果您(李曾伯)率領大軍離京,您的部隊將被韃虜在野外殲滅,這座城也因無人防守而失陷!”

結果一語成讖,李曾伯不僅軍隊在野外被韃軍殲滅,他也光榮戰死!

他率領親兵,親自揮刀上陣衝鋒,最終,他和他的親兵全部倒下了,成為了大宋曆史乃至於中國曆史上少見的督師相公的戰死。

他不能不死,如果他逃跑了,他將遇到朝廷的問責,世人的詰問和過不了自己的心靈拷問。

當然,李曾伯要是不要臉的話,也可以逃跑,之後把責任推到朝廷、丁大全的身上,是他們逼著他們出動,不是他主動出擊的,這官司有得打。

但李曾伯慨然赴死,保持了一個純正文人的氣節。

話又說回來,李曾伯逃跑的話,隻怕難逃一劫。

韃子佈置了不少遊騎兵,伏路把關,劫殺逃跑的宋軍,這事他們相當拿手的。大部分宋軍逃兵被殺死,能逃掉的宋軍不多。

如果逃跑途中,李曾伯被俘或被殺,則臉麵丟儘。

戰後,根據俘虜的指引,韃軍在屍堆裡找到了李曾伯的屍體,忽必烈下令找一口好棺材裝上其屍,用一輛驢車運回宋境,並放了幸運的十個俘虜去護送。

二萬二千宋軍部隊,隻得不到一千人逃出生天,其餘人大部分戰死,四個統製官中隻得史天文逃了出雲,僅有一千多俘虜。

韃軍主力約摸二萬五千人出戰,死傷五千不到,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戰果!

主要是韃軍的素質頗高,這次出動大部分都是真韃、色目人和少部分精銳漢軍,除了陣戰能力很強之外,他們在整個戰鬥曆程中,自始至終都能發射弓箭,讓不少宋軍飲恨西北,還在戰鬥中打亂了宋軍的部署,為韃軍的勝利爭取到機會。

如李曾伯帥府親軍突擊韃軍陣勢時,遭遇了猛烈的箭雨攻擊,使其後繼乏力,一線部隊得不到支援而失敗。

蒙古騎兵大量裝備了“鏃小而銳”的“輕鏃”,它在步射時最大射程可以達到二三百碼,弓箭拉力普遍達到了一石,可以進行箭雨射擊,在弓箭射程和殺傷範圍上超過了傳統女真弓箭。蒙古騎兵也有了類似女真騎兵的破甲弓箭“重鏃”,這種“鏃大而寬”的箭頭能“破膚穿肩”。

就這樣,在陣戰中,韃軍用遠、狠、準的持久弓箭射擊有效地壓製了宋軍。

遇到這樣的軍隊李曾伯軍失敗在所難免,能夠正麵對抗韃軍的隻有川軍,川軍的弓箭射擊技術猶在韃軍之上,雙方對射,多是韃軍不敵。

呂文德軍的弓箭技術不如韃軍,但呂文德用兵老到,懂得用種種手段去避開不利局勢,所以韃軍很難討到他的便宜。

……

打敗了李曾伯之後,忽必烈乘熱打鐵,移師前往打擊宋軍前軍與中軍的陳永明、區誌豪、梅林、江軍四統製官的部隊。

當時宋軍攻擊張柔部,張柔兵將驍勇,但人數不足,宋軍占優。

張柔也非等閒之輩,他采取了節節阻擋的策略,把部隊分為多股,一股被打得後退,另一股接下,多用弓箭阻擊,退而不潰,宋軍始終不能取勝。

這麼做對於張柔軍是個嚴峻的考驗,萬一在撤退過程中一發不可收拾呢?

換作普通軍隊早已崩陣,然而張柔軍韌性十足,頑強作戰,哪怕宋軍屠戮他們丟棄的傷員,恣意羞辱他們,他們也強捺怒火地忍耐下來。

然而,當宋軍懈怠時,張柔軍即時活躍起來,他們采取了積極進攻戰術,騎兵部隊突擊向前,步兵壓上,向著宋軍發動攻擊。

一旦宋軍氣勢洶洶地衝過來時,張柔軍各部交相掩護著撤退,有時無法擺脫時,即采取“壁虎斷尾”的戰術,犧牲少部分部隊,讓大部隊撤退。

人數已經下降到八千人的張柔軍在宋軍四統製的眼中變得十分可惡,他們就象八千隻嗡嗡鳴叫不斷來招惹人臉麵的蒼蠅,打又打不死它們,趕又趕不跑他們。

就這樣,雙方糾纏中,時間過去,一輪紅日即將西垂時,宋軍得到了後軍逃兵追來的訊息:李相公戰敗,後軍被殲滅了!

啊,啊,啊!

這個訊息太驚人了,以致於宋軍諸將不知所措,四統製官彙合,商量怎麼辦。

梅林強烈主張道:“雖然李相公兵敗,但韃軍也應該傷亡慘重,我們立即趕去打他們,應能取勝,也是為李相公報仇!”

區誌豪則反駁道:“這是你的猜想,萬一韃軍冇有損失多少人,我們過去,豈不是自投羅網!”

他主張敵勢強大,我們應奪路而逃,不,戰略轉兵,逃回臨安府。

梅林與他爭執起來,陳永明、區誌豪則憂慮,他們無法擊敗張柔軍,對付更強大的韃軍,隻怕凶多吉少,所以,哥倆讚成溜之大吉。

少數服從多數,梅林也不是一條筋,於是前隊變後隊,大家跑起來。

問題是想跑也不跑不了,跑也跑不快,七千多隻張柔“蒼蠅”轉著上萬的宋軍部隊不停地打著轉,時不時地叮上一口,摸上一把,這種近似於無賴的遊擊作戰方式牢牢地束縛住了宋軍逃跑的步伐,

接著韃軍主力趕到,把宋軍部隊給包圓了!

天上烏雲也似的箭雨落下,成百上千的宋軍慘嚎著。

“殺啊!”伴隨著狂野的吼叫聲,韃軍如虎入羊群,衝著宋軍展開了雪亮的屠刀。

宋軍毫無鬥誌,統製官們先奪路狂逃,其他人也一鬨而散。

漫山遍野都是奔逃的宋軍,他們丟棄了輜重與裝備,每個人隻想著比彆人逃快點,死隊友不死貧道。

韃子經驗充足,重騎兵和步兵在後麵不緊不慢地追擊,披著輕甲,隻帶著刀弓箭的輕騎兵則春風得意馬蹄疾,在宋軍後麵銜尾追擊,用刀箭給他們來個透心涼。

哪怕到了天黑,韃子意猶未儘,點著火把去追殺宋軍。

五萬人的宋軍主力,隻得駱侂與羅得勇率五千軍連夜撥營而走,向西投靠了賈似道。

於是,這支宋軍精銳,朝廷花了大價錢經營和寄予厚望的精銳部隊,有如春日融冰般消失掉,成建製被殲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