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節 針尖對麥芒

-

一場惡戰,白頭與黑髮爭鬥,同歸於儘。

周圍的人看得瞠目結舌,隨即醒悟過來,立即上前搶奪屍體。

把自己人的屍體搶回來,不讓敵人羞辱他,把敵人的屍體搶過來,去羞辱他斬頭示眾,為自己人揚名立萬。

這是大將的待遇,普通小兵死就死了,倒地被踩成血泥也無人過問。

還有軍法無情,大將戰死,若因親兵衛護不力,則親兵被斬。

張漢英與伊勒德死在公平的戰鬥中,親兵無責,但之後屍體被對方搶走,那罪責難逃。

即時慘案發生,為了爭奪屍體,雙方均死傷十數人,之後平分秋色,把自己人的屍體搶到手,冇搶到敵人的屍體。

伊勒德死了,他的四弟忠乃離他最近,察覺伊勒德軍騷亂過來察看,見是自家三哥掛掉,還是死在一個白頭宋將手裡,雖然三哥也把白頭宋將給乾掉了,但這種交換比,顯然不能令人滿意。

忠乃勃然大怒,在亂軍中找著二位兄長哈合台和雅斯泰,說了三哥陣亡之事,二韃將氣到三屍神暴跳如雷,立即暴走!

三兄弟衝宋陣,哈合台揮動狼牙棒,就象鐵錘砸核桃般,連續打翻十數個宋軍,有的宋軍被他雷霆一擊,甚至砸得血肉模糊。

雅斯泰則是一根大鐵矛,時而蠻力橫掃,時而精細點戮,靈活應用,對手萬萬難敵。

忠乃年齡最輕,還不到二十歲,力氣稍有不足,但他的箭射得好,擅長用三石大弓,就象部永動機般不斷髮射,箭勢快,有如毒蛇吐舌,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他的暗算下。

一時間三兄弟帶領眾韃將宋軍大陣給衝得晃動,宋軍官兵們苦苦支撐。

大酋移相哥在後陣中見到前軍有利,不由大喜道:“小兒輩乾得好!”

但聽聞其三兒伊勒德陣亡,喪於宋軍一白頭老將手裡,雖然也殺死了白頭老將,但這樣“兌子”顯然是吃大虧的。

一個即將日落西山,一個風華正茂,想到三兒子的乖巧,移相哥出離憤怒了。

眾軍麵前,移相哥不好悲傷,憤而擲金盔於地上曰:“孩子們速速打殺南蠻!”

他驅兵猛攻,兵將如虎似狼,其勢洶洶,上前阻截的宋軍紛紛倒下,就連宋軍大將劉師勇也給打了下馬,掉地上灰頭土臉的,心愛的寶馬被戮死。

看著地上寶馬在抽筋,馬嘴上流出一灘血,“不!”劉師勇怒吼道,心疼無比。

他的寶馬乃是賈相公借花獻佛,轉手數次,起因是川帥孟之祥在四川養馬,奢侈到以肥沃的四川盆地養馬。

孟之祥的仗打得好,馬也養得好,養出的馬膘肥體壯,乃一流好馬,不在北地馬之下。

在馬群裡,他挑選了一大批龍馬獻給朝廷,朝廷就賜了幾匹給賈似道,賈似道說自己不上陣殺敵用不了這麼多好馬,見劉師勇驍勇無比,為籠絡他,遂將一匹“菊花青”龍馬贈給他。

進上的馬肯定差不了,這匹“菊花青”是青白雜毛的高頭大馬,啟動快,耐力十足,衝勁也大,底子非常好。

難得的是懂人性,十分聰慧,訓練久了,主人一個示意,都不用鞭策,菊花青就懂得加速、慢跑和左右都不在話下。

劉師勇養過不少馬,知道有的馬素質相當好,但野性難馴,想要一匹好馬難之又難,可遇不可求。

他有此好馬,夫複何求,除了好料供應和熟手馬倌日常照料之外,劉師勇有空就給菊花青喂料、梳毛和洗刷,多多蹓馬,以聯絡人馬之間的感情,培養默契度,不僅是他,有好馬的將軍莫不如是。

關鍵時候好馬能保你一命!剛纔就是敵將一記骨朵向劉師勇掃來,劉師勇的兵器正與另一個韃子的兵器糾纏著,敵將來勢又快,他根本無法招架。

正急出一身汗時,“菊花青”猛然後腿支撐,前腿騰空,突兀高出一截,代受了那記骨朵。

這一記力道十足,哪怕它披著厚厚馬甲也禁受不住,骨朵正是破甲利器!

有矛就有盾,為了對付刀槍,人們發明瞭厚甲,如此刀槍難入,箭枝不侵。

又為了對付厚甲,人們使用上骨朵、利斧、雷錘、狼牙棒、鞭鐧等工具,其中骨朵因總體重量輕易攜帶,威力不輸狼牙棒,破甲效果極好而深受青睞,不僅蠻夷用得多,漢人也喜歡用,川軍騎兵攜帶骨朵者不少。

“菊花青”倒地嘔血,再不能活。

但它也成功地讓主人逃過一劫,劉師勇從地上一骨碌地爬起來,感寶馬之義,慶幸自己得生,真是百感交集。

他咬牙切齒地詛咒韃子喪儘天良,侵我國土,殺我國民,害我寶馬!

把滿腔怒火化為力量,發泄到韃子頭上,劉師勇有備馬,上了備馬,隻覺得不稱心如意,以往寶馬你輕輕示意一下,它就知道做什麼,現在胯下馬還是劉師勇去指揮它,且慢過菊花青不少。

遲鈍,速度不快。

劉師勇心中更恨,抬頭一覷,找著了韃子群中有一位披著金袍,一身光鮮的大酋正趾高氣揚地,就是他了!

帶馬撲向大酋,手中關王刀毫不客氣地疾砍韃子。

他的刀法,勇猛快速、氣勢逼人,剛勁有力,如猛虎下山一般。

一通好殺,直把大酋身邊的親兵殺掉十之**,大酋更被他殺得根本無還手之力,隻有招架之功。

大酋納鄰合丹(蒙古五大宗王之“濟南王”——合赤溫的孫子之一)被殺得膽寒,不由駭然,這南蠻好生厲害!

眼看不保時,韃軍千夫長脫林帶上前敵住劉師勇,納鄰合丹乘機逃掉,可恥地逃跑了。

脫林帶乃韃將高手,一把斧頭使得虎虎生風,劉師勇與他大戰十數合,奮起神威,一刀把脫林帶給削掉腦袋。

好個劉師勇,餘勇可賈,率軍對韃子來個反衝鋒,宋軍士氣高漲,奮力拚殺。

這場大對決,打得極為慘烈,宋軍人多,不斷增兵,韃軍仗著人猛,誓要啃掉眼前南蠻,雙方激烈地廝殺在了一起。

火線上兩軍展開了貼身肉搏戰,他們各持樸刀、馬刀、大斧、長槍、骨朵、鞭鐧等兵器對築,有時兵器打折了,就手拽撕劈,拳拳到肉,要掐死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