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節 京湖軍被打殘

-

大爭之世,是一個英雄年代!

中國曆史長河裡,英雄人物層出不窮,他們引領著自己成千上萬的族人浴血奮戰,稱地為王,建立著一個又一個的帝國。

舊的帝國被新的帝國所覆滅,舊的英雄被新的英雄取代,週週轉轉,反反覆覆,無數的英雄風流人物在曆史之上都留下了他們的雄偉英姿,讓後世之人欽佩與膜拜。

宋蒙兩邊都有強大的英雄,蒙古人自不必說,他們能夠橫掃歐亞大陸,打遍天下無敵手,主要仗著英雄輩出,他們勇猛、粗獷、壯實、強大,征戰四方,奪得了無窮無儘的土地、牲畜、財富和女人。

今天,就是他們的大英雄忽必烈引領著蒙古人,戰勝了宋人!

京湖軍敗了,敗得無話可說。

他們儘力了,但他們不走運,因為他們缺乏大英雄參戰。

南宋朝也有大英雄,前有嶽武穆,孟珙續之,現今有川帥孟之祥,均擁有超凡的軍事才能,對付北方來的強大敵人,他們不落下風,且能戰而勝之。

此戰如果孟之祥來,隻怕戰局倒轉,輪到宋軍大殺四方,追逐亡北,韃子抱頭鼠竄。

但曆史冇有如果,宋軍敗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事實。

他們的統帥賈似道是個政客,而不是英雄,隻有那些高呼“兄弟們跟我上”並且力挽狂瀾者纔可稱為英雄,賈似道隻能說“兄弟們給我上”,一字之差,勝負倒轉。

賈似道眼睜睜地看著宋軍在他眼前敗陣,他們竭儘全力地攔截韃子的進攻,卻力不從心地敗下陣去。

他們冇有逃跑,是被韃子殺死,韃子殺瘋了,殺紅了眼,攔在他們前麵的宋軍都倒下了。

賈似道急了,急把身邊的帥府親軍“江安軍”千餘人全部投入戰鬥,由統製官陳彥率領,向著韃軍進行反衝鋒,取的正是忽必烈的位置。

殺王!

隻要殺死此大酋,事情即會解局,反敗為勝。

陳彥原為京師禁軍教頭,屬於賈似道的人,被提撥上位,他善用一杆錐槍,該槍以白臘杆為杆,槍首為粗壯四棱刃,銳不可擋。

錐槍有槍頭能刺,棱刃能砍,花樣百出,算得上是一種奇形兵器。

在京湖時,陳彥使這杆錐槍與諸武將對練,勝戰多,敗戰少,即使是孟家槍、嶽家槍在他麵前也討不了好。

征伐韃軍,在鬥將時,陳彥也幾乎是所向披麾,無人可敵。

他成為了賈似道手上有力的棋子,用來壓製軍中的驕兵悍將,不讓京湖軍舊係統人員坐大。

他率軍出動,賈似道對他寄予厚望,想憑他翻盤。

萬萬冇想到這夥韃子不講武德,先是對著陳彥來上一輪猛射,把他射得應接不暇時就一擁而上,群毆他。

陳彥的本事,在單挑時確實是把好手,這個無可否認。

可群戰中哪會有什麼一招一式,你來我往,潮水般擁來的韃子,不顧一切地向著陳彥刀槍齊下,有的明攻,有的暗算,無所不用其極。

錐槍上的棱刃很鋒利,但陳彥還是覺得殺起人來太慢,太鈍。

他的槍法很精妙,可是韃子強壯的身體有著驚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當刺入韃子胸膛時,那個韃子不但不害怕,而是以身撲上。

兩個用力,陳彥的槍刺透了韃子的身體,撥不出來,而周圍二個韃子興奮地持刀向他砍來!

“你大爺的!”陳彥不得不棄槍用上背上金鞭,打開那二件兵器。

他冇有了長長錐槍,就無法保護坐騎,他的坐騎一下子跪低被削了馬腿。

陳彥從馬上落地的姿勢不算狼狽,可是形勢凶險萬分,一個韃子明明被他一鞭打碎了肩膀,一擊之下,半個身都崩潰了,可那個韃子卻還能趴在地上用力抱住陳彥的大腿不放,陳彥急得金鞭猛敲那個韃子臉麵,情急之下,金鞭都折斷了。

陳彥換上樸刀,他的樸刀使得同樣不差,然而對麵的韃子中刀,肚皮都被剖開了,卻一手捂著流出來的腸子,一手卻仍然持著大斧朝他猛砍。

韃子們生死看淡,隻顧去乾,陳彥打順風仗慣了,非常不習慣這種瘋子似的打法,一不留神,他被剁翻,而“江安軍”也被韃子掀起的戰場狂瀾所席捲!

打著惡魔狀旗幟(蘇魯德)離賈似道越來越近,他害怕了,驚惶四顧。

要他象李曾伯那樣“大宋隻有戰死的相公,冇有逃跑的相公”,他辦不到啊。

他的心中,想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冇柴燒!”

因此賈似道逃跑了,他可恥地拋棄了他那些正在浴血奮戰的軍隊,騎快馬,在親兵衛隊的保護下,逃跑了!

他一跑,宋軍被抽掉了主心骨,人人皆跑,爭先恐後,丟盔棄甲,我隻要跑得比你快,死道友不死貧道。

宋軍徹底崩潰,一發不可收拾。

韃子自然牢牢抓住這個良機,在宋軍後麵銜尾追擊,快馬追上去,砍死他們,射倒他們,許多宋軍冇有戰死沙場,而是傷口在後麵,恥辱地倒下。

不過這支宋軍的老底子是京湖軍,當中一些官兵互相掩護,穩穩撤退,當遇到韃子追擊時,施展“壁虎斷尾”之技,以少人的部隊掩護多人的部隊。

留下的小部隊屬於棄子,但他們冇有逃跑,而是拚命阻擊韃子,為大部隊的撤離提供機會。

麵對這種硬茬子,韃子也不傻的,在勝利之際還與他們硬拚豈不是自討苦吃?

韃子表示了對他們的敬重,放過他們而去追擊那些易吃的傢夥。

因此,這些部隊安全地撤離戰場,如殺死了許多韃子的悍將劉師勇,明明周邊有不少韃子看著,卻不上前廝殺,讓他安然離開。

還有一隊宋軍,他們護著老將張漢英的屍體離開,韃子見狀,都調轉馬頭,讓出了道路。

可更多的部隊在逃跑的過程中被韃子追上來殺死了,韃子不留俘虜,光顧著殺,他們追擊宋軍甚急,結果,許多宋軍無路可逃,跳進一旁的餘英溪,有的人被淹死了,有的人自以為得計,俺會水哦。

然而韃子表示異議,他們衝到溪邊,向溪水裡浮沉的宋軍發箭,很快地,溪水裡這裡一團,那裡一縷,血水儘染!

……

韃子以軍隊二萬人進攻三萬宋軍主力,當中京湖軍居多,大破之,韃子損失六千多人,殺宋軍一萬八千人,餘者潰散。

宋軍三大主力,川軍有大英雄孟之祥坐鎮,長勝不敗,如日中天;兩淮軍雖然遭遇挫折,但其主心骨猶存,依舊擁有很強的實力;唯有京湖軍出征江南,當老底子被消耗殆儘冇有補充,此役後,京湖軍被打散了精氣神,無複先前之勇。

賈似道逃脫,仗著馬快,一口氣逃到一個叫做薑家塢的地界,收拾殘軍得數千人,連同後軍也有萬餘人。

雖然恢複了一些實力,但他有如驚弓之鳥,行動時瞻前顧後的,再不敢象以前那麼牛氣哄哄,行軍時非常謹慎,以龜速前進,一有什麼動靜即停下來構築深溝厚築,更不敢主動出擊,隻顧向朝廷告急。

但他萬萬冇想到的是,他的信使與韃子前鋒一前一後地到達臨安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