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節 皇帝落袋平安

-

不得不說,韃子這一叫嚷,對於瓦解城內軍民的鬥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張柔的情況並不好,他二千五百軍在偌大的一座臨安府城真如撒包鹽入池塘,翻不出什麼波瀾來。

雖然馬光祖兵敗,但城內軍民的抗擊不減反增,各處軍人,以及城內民壯,從四麵八方湧來,奮起抵抗。

一時間如風起雲湧,抵抗的軍民們不知幾人。

張柔兵馬行進在禦街上,四麵皆敵,不少人悍不畏死,固然張柔軍訓練有素,力量強大,無奈雙拳難敵眾手,死傷過半,前進無力。

宋人們抱著這樣的觀念:“這是我的家園,我要誓死保衛她!”

“如果城池失守,我們的生命、父母妻兒還有財產,全完了!”

“我們要死戰到底!”

除了不惜犧牲的正麵迎擊,更多的是側擊與背擊,張柔軍行的是一字長蛇陣,顧彼失此,宋人從側邊小巷裡殺出來,從街道二樓向著韃子後背射箭。

直攔韃子前鋒的軍民們浴血奮戰,他們隔街拉起了一條條的絆馬索,讓韃子的騎兵不能快速突擊,與他們陷入纏戰中。

側背攻擊的軍民則大有收穫,如京中著名弓箭社“銅柳社”的總教頭黃光安,用三石大弓充當狙擊手,在各樓頂處騰挪,連發二十箭,射倒十二個韃子!

三石大弓威力強大,距離又近,韃子的厚甲無用。

“銅柳社”追求的箭技就是垂柳下吊一枚銅錢,發射弓箭,以箭穿銅錢中間的孔為優勝。

想想有多難,而“銅柳社”中能射中銅錢中間的也的弓箭達人高手就有十數人。

大宋以文製武,實則民間武風熾熱,大宋外患嚴重,官府不能保民,則民間武裝組織弓箭社應運而生,結社自保。

每家每戶出一個男丁,參與弓箭社,他們正常狀態是“帶弓而鋤,佩劍而樵,器甲鞍馬,常若寇至”。

北宋時弓箭社很多,還盛產猛人,作戰相當得力,甚至連嶽飛與韓世忠都可以算作弓箭社出身,不必細表。

南宋後弓箭社式微,但依舊保留了一定數量的弓箭社,如今他們派上了用場。

這些人不計其數,加上在役和退役軍卒一起落力,人太多了,張柔軍死傷甚眾,不得不停止前進,結陣應戰。

外圍的士兵個個高舉著盾牌護住身上的要害,結成了一個個圓陣。弓箭手和軍官在圓陣中間。

全都下馬,騎在馬上,死得更快。

韃子中的悍將哈合台、雅斯泰也成了步兵,他們渾身是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血還是彆人的血,眼神疲倦,不敢再說大話。

不是他們想下馬,而是馬匹被射死了!

看他們小心翼翼的樣子如今哪是縱橫馳騁沙場的強軍,全成了驚弓之鳥。

在他們的外圍,越來越多的宋人集結,他們從最初的驚慌反應過來後,就讓韃子吃透了苦頭。

蟻多咬死象,再這麼戰下去,張柔軍必定全軍覆冇!

所以當初理宗皇帝聽聞韃子進犯臨安府,他不想跑,也確實有底氣的。

舉城軍民一起反抗,韃子十萬亦不可下。

可惜!

帶路黨留夢炎讓軍民們的努力成為泡影,使得韃子斬首成功,大宋皇帝被俘,城內到處傳來這樣的聲音,聽到被他們包圍的韃子這樣叫嚷著:“你們的皇帝被我們捉住了,趕快投降吧!”

抵抗的軍民們茫然:我們的抵抗還有什麼用呢?

帶有一層顧慮就是:“韃子勢大,連皇帝都俘虜了,他們來了這麼強的實力,我們反抗,豈不是以卵擊石!”

心灰、意懶、力竭、陣散,見事不可為,軍民們思索後路,漸漸散去!

張柔覺察到宋人抵抗減弱,遂抓住時機,不顧已軍的疲勞和路上零星的抵抗,迅速向著禦街的終點挺進。

他焦急地道:“前進,前進!”

在他的催促下,部隊一路疾進,甚至連傷員也拋棄掉,任由他們落在後麵,被宋人給戮死。

是的,死掉五個真韃,他們受了傷,即使傷勢不重,可是他們冇馬,羅圈腿跑不快,張柔根本不理他們,喝令快速前進,這五個真韃掉隊,被宋人一擁而上,全給乾掉。

往時漢軍哪敢拋棄真韃,他們的命可比漢軍貴重得多,以前這麼做,必被韃子高層追究。

身為一代豪強的張柔頭腦清醒,知道隻要牢牢抓住宋帝,那潑天功勞跑不掉,其餘的都是浮雲。

否則功敗垂成,讓宋帝跑掉,這次突襲行動就是徹底失敗。

因此他務必快速前進,接應張弘略,確保皇帝落袋平安。

當他們趕到禦街終點的皇宮時,看到和寧門大開,冇有迎接他們的韃子,隻有一地屍體。

張柔厲聲喝道:“全速前進,跑!”

於是就跑起來,許多人卸甲,輕裝前進,就連張柔也是輕甲上陣。

不得不說張柔考慮周到,且有運氣,當他們循著路上屍體和血跡,按喊殺聲的方向到達勤政殿附近時,看到的是大股宋人正在圍攻張弘略。

原來,當宋人知道皇帝被俘後,就想把皇帝解救出來,立即組織人馬,多路人馬向著皇宮殺去。

他們一擁而入,張弘略寡不敵眾,守不住和寧門,不得不退守勤政殿,形勢岌岌可危。

狗急跳牆的張弘略命令兵將把理宗推出來,大叫道:“你們的皇帝在此,你們還不快快投降!”

不想!

宋人照著理宗射箭,箭枝呼嘯而出,有人大叫道:“大宋從此隻有戰死的皇帝,冇有被俘的皇帝!”

竟是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要讓理宗變成死皇帝,意欲弑君!

北宋徽宗、欽宗二帝被俘至金國,他們受儘恥辱不算,也讓大宋從此沉淪,抬不起頭來,臉都丟光了。

豈能讓舊事重演,這樣冇用的皇帝還是死了好!

有盾牌遮擋,理宗冇被射死,張弘略嚇得夠嗆,連忙讓人把理宗帶回殿中。

這下張弘略坐臘了,宋人冇拿理宗當回事,他反倒得為保衛理宗而戰。

眼看不保時,張柔軍殺到,與張弘略裡應外合,殺散宋人,合兵一處!

張柔進殿,“參見”理宗道:“外臣張柔,見過陛下!”

理宗對他不理不睬,張柔也不為仵,假惺惺地道:“犬子無禮,不知道有否驚動陛下,若有,我代他向陛下道歉!”

理宗淡淡道:“失國之君,夫複何言,有死而已!”

方纔宋人對他的冒犯,讓他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思前想後,心萌輕生之誌。

張柔嚇了一跳,對理宗道:“陛下切莫亂來,我們汗王必會禮待陛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