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節 自毀城牆的賈似道

-

眾所周知,李庭芝是賈似道手下第一謀士,當時賈似道被忽必烈擊敗後,李庭芝對他不棄不離,率精兵萬餘來投,極大地增強了賈似道手中籌碼。

他在賈似道手下,秉承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為人處事之道,忠心耿耿地為賈似道謀劃,獻上三策。

一是整頓軍隊,把各地召來的軍隊朝廷編練,從中挑選出可戰之兵,在李庭芝看來,宜用精兵,弱兵不僅派不上用場,還占有資源,拖累戰局。

各地勤王軍隊歸到賈似道麾下,良莠不齊,當中關係盤筋錯節,賈似道不願得罪人,也無這個魄力,更冇這個能耐,此策不行。

二是李庭芝勸說賈似道出兵襲擊韃子北還之軍,此時韃子退兵,往北而去,當中夾帶著大量從江南、臨安府擄掠的人口與物資,首尾不相顧,正是襲擊他們的好機會。

哪怕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隻要敢戰,還是有不少機會。

可是賈似道被韃子嚇破了膽,不敢出兵,還顧慮這兵派少了,不頂用,派多了,他又怕他們有去無回,可能會戰敗,也有可能自立,屆時他將損失很大的實力,冇人聽他的話。

哪怕李庭芝說他親自領軍,包去包回,打了包票,賈似道依舊不願意出兵。

三是李庭芝勸說賈似道勿要與盤踞臨安府的張弘略(張柔之子)談判,而應該采取穩紮穩打的方式,步步為營,擠壓張部生存空間,最終趕跑張部,收複臨安府。

依舊冇被采納!

冇錯,賈似道派人與張弘略(張柔之子)談判,想以和平方式收複臨安府,待韃子退兵後,他計劃另立新君,向蒙古納歲幣稱臣,如此兩國相安無事,他則持收複河山的大義名聲,從此把持朝綱,說一不二。

為了達到目的,賈似道派人極力蒐羅財貨,得十萬貫錢,送去臨安府給張弘略,試圖賄賂張弘略退兵。

錢,送去了。

兵,冇退!

錢,也冇退!

這等肉包子打狗的事情,李庭芝直個搖頭,十萬貫錢數目可不小了,發給自家壯士不好麼,他對賈似道說道:“韃子生性貪婪不知足,畏威而不懷德,隻有打痛他們,方可談判!”

他不反對談判,認為已軍冇有優勢時,憑什麼人家會與你談判,在戰場上至於給予錢財給韃子,現時的韃子還缺這阿堵物嗎?

韃子從江南收穫達到數千萬貫錢,張柔、張弘略作為侵略的乾將,從中收益巨大,上千萬貫錢冇有,幾百萬貫錢還是有的,十萬貫錢就象投石入水,冒個水泡吧,起不到什麼作用。

賈似道不置可否,在李庭芝出去後,賈似道門客翁應龍進讒道:“李庭芝得相公賞識,授予重用,本應知恩,卻對相公厲聲疾色(聲嘩於相公),如此無禮之人,相公豈可用之!”

當時賈似道還是頭腦清醒的,他對翁應龍道:“李祥甫(李庭芝的字)有大才,他是為我好!”

另一個門客廖瑩中見狀,進言道:“我聞李祥甫有大才,善於練兵,其曾任施州的建始縣知縣,訓練農民,治理軍務,選壯士參雜在官軍中教其武藝。過了一年多,民眾都知道如何戰、如何守,善於騎馬打仗,無事則帶著武器耕作,兵寇到了則全部出動與其作戰。所以,明公何不將李祥甫派往嵊州(紹興府東南百裡)訓練新兵備戰,假以時日,相公又可得一精銳之師,打敗韃子更有勝算。”

話說得賈似道怦然心動,他苦惱的是手上精兵不多,派人回京湖調兵又調不來,要是李庭芝訓練出精兵來,那他底氣更足,各路諸侯豈敢輕視他。

他找來李庭芝說道:“祥甫啊,目前局勢僵持,想要解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的情況你也很清楚,雖有兵力,苦不甚精,你可否到嵊州訓練新兵,增強我們的實力?”

他的話一說出來,李庭芝何等人物,即時知道有人背後說壞話了,心中頓時泛起一種蒼涼之感!

樹欲靜,風不止啊。

對於賈似道狎妓玩蟋蟀之事,李庭芝很看得開,他知道上層權貴自上到下都是這樣的貨色,風流成性,多說無益,也隻是敲邊鼓勸諫了一下,見賈似道不接納,也就算數,並不死諫。

換言之他冇阻賈似道去吃喝玩樂,奈何賈相公身邊的人容他不得。

賈似道讓他去練兵,確有道理,李庭芝不是戀棧不去的人,可是他不想丟棄京湖尚存的上萬精銳性命,他自問由他掌握著這支軍隊,韃子想要殲滅他們,不容易成功,即使成功,也要付出慘痛代價。

如果他離開,這京湖軍,很可能被韃子殲滅,他無顏去見京湖父老啊!

罷了,我本將心嚮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李庭芝領命離開了紹興府,他並不愚忠到底,他冇前往嵊州,而是中途轉向,走嘉興軍、蘇州、常州到鎮江府去投沿江製置使史岩之!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在李庭芝看來,他所處形勢,一如三國前期的田豐、沮授與袁紹。

袁紹欲攻打曹操,田豐好心給袁紹進諫,結果下獄,最終慘死。

沮授不象田豐這麼剛,在大軍過黃河,授臨船歎曰:“上盈其誌,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他想脫身,可惜不能。

但李庭芝能,他先去史岩之那裡暫時存身,隻待孟之祥到來,他就去投奔孟之祥。

李庭芝料孟之祥會來臨安府,他一定會率領大軍下江南,奪取江山社稷,此乃千載難逢之機,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孟之祥不會錯過。

他將打敗韃子,讓大地重歸和平,百姓安居樂業。

屆時,李庭芝將儘力輔助孟之祥成事,絕對不會是為了他個人榮華富貴,而是為了神州大地,李庭芝何惜負上“背主”的聲譽。

就這樣,賈似道痛失了他手下最重要的人才李庭芝,在平行空間的曆史中,李庭芝獨守揚州,死戰韃子,忠貞不屈。

德祐二年(1276年),謝太後降元後兩次勒令李庭芝降元,李庭芝均予以嚴辭拒絕。後揚州食儘,突圍。轉戰至泰州,被元軍所俘,被殺於揚州。

現今,李庭芝有了選擇的餘地,這位出生時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長靈芝的棟梁之才,將會大放光芒,給神州帶來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