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節 好一個西北望,射天狼!

-

京湖行省駐軍有三個主力軍,各有三萬軍隊,一旦戰事起,可擴展到五萬人,足足有十五萬野戰軍!

之所以這麼多兵力,是把先前廂軍的軍費用在了野戰軍,廂軍要麼被韃子打死或者俘虜,要麼退役回鄉建設去了。

孟之祥大搞經濟開發和基礎建設,吸收了大量的勞動力,同時不用國家出錢養他們,省下來的軍費給了野戰軍。

對比於韃子的五萬主力,形成了三比一的優勢。

韃子雖有十萬簽軍可以派上用場,大家看似一比一,兵力打成平手,但簽軍戰鬥力出了名的差,遇到訓練有素且意誌堅定的明軍,那是必敗無疑,此乃明軍將領的自信。

明軍三個軍,第二軍代軍長蒲黼是兩江總督蒲擇之的晚輩族人,乃四川路蒲家的後起之秀,蒲擇之對孟之祥投靠堅決,為兩江總督後不直接管軍,但他的第二軍由蒲黼接任,表明蒲家依舊受到今上看重;第三軍王雙是孟之祥的老部下,誠如曹魏時期的名將王雙,跟孟之祥打過了入川後的各大戰役,十分能打;第九軍劉整是個狠角色,外號“賽存孝”(注1),打起仗來絕不含糊。

主將如此,麾下兵將那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士氣高漲!

有如此雄軍,為何不戰呢?

當然,戰鬥起來形勢百變,不能單純以兵力對比就能取勝,然而史岩之充滿自信,認為已軍根本不會打敗仗!

我軍必勝,但在戰鬥時則要小心,因此史岩之做足功課,對外派人偵察敵情,對內加強訓練軍隊和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習。

敵情的得來主要靠情報部門,而情報部門則通過與北虜的邊貿,派人以貿易的名義打進去敵人內部,獲知敵情。

隨著戰爭的緩和,南北的貿易隨即展開,北方擁有大量搶劫得來的財貨與原料,但冇有商品,連把能拍蒜頭的菜刀都生產不出來北方好工匠拿好鐵料生產兵器去了,民間的死活,韃子並不關心,菜刀的質量差,橫拍蒜頭時必碎。

因此一拍即合,雙方開展貿易,建立榷場,這種貿易在孟之祥主政四川時就開展得紅紅火火,當年孟之祥向北方出口絲綢、奶茶、瓷器等用具,得到錢財,以茶葉和川鹽換馬匹牲畜,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在此過程中,雙方都派出了特務細作去刺探彼此的情況,還有陣前偵察,敵後滲透,派出軍人和特務潛入敵境偵察,這些方麵,得到了孟之祥指導的軍人與特務明顯比北方專業得多,看孟參謀長亮出的大地圖上星羅棋巾的韃子勢力圖就一目瞭然。

北方廣大,荒蕪人煙,漏洞很大,易於潛入,而南方人口密集,佈防容易,北方探子很難過關。

經史岩之決定,由劉整自蔡州向許州出擊(許州北麵就是鄭州和開封),蒲黼自鄧唐向汝州前進(汝州北麵就是洛陽),王雙作為接應,三將都愉快地接受了命令。

這樣的安排,對於王雙不利,打得順利的話,人家吃肉,他頂多喝湯,但王雙臉上並無慍色,而是滿麵笑容。

會後,史岩之率眾在城門樓處眺望北方,他手指北方對諸人道:“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希望下一次我們集中在一起時,是在洛陽的城頭!”

讓人送上粗瓷大碗盛裝著的美酒,人手一碗,他對諸人道:“今日淺嘗一碗,旦日設宴,為擊破韃子賀!乾!”

舉碗置嘴邊,碗頭一仰,喝個乾乾淨淨。

此時寒風吹襲,史岩之鬚髮皆白,被吹拂得亂晃,他說著打擊韃子的大事,勉勵大家驅逐胡虜,複我漢家江山,竟讓人生起如同北宋宗澤呼喚“過河過河過河!”的感覺。

眾人熱血沸騰,齊應道:“乾!”他們手捧大碗,一口喝乾。

然後用力砸下,大碗撞在堅固的城磚上四分五裂,眾軍人與總督道彆,腳步有力地下城,再不回顧。

史岩之領唱,與城門樓的其餘人等齊唱起王昌齡的《七言樂府》為他們送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那個場麵,真讓人激動不已,就連缺乏雄性激素的兩個監軍TJ馮金鎖、歐陽進也心火上升,激賞不已。

待他們回到居處,提筆寫起發往朝廷的秘奏,馮金鎖先是寫了一遍此次軍議的過程,覺得意猶未儘,寫得太流水帳,冇意思。

與前朝不同,孟之祥提倡學習,文武官員們要學習,外派tj監軍身負重任,當然也學習到家,經過考覈方能外出,馮金鎖作為正使,學識不差。

他提起毛筆拿在半空,細思片刻後,他便快速地把毛筆放在硯台裡來往蘸了蘸,在後麵加一首詩詞來描述了總督史岩之當時的雄心壯誌:“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寫畢給歐陽進看,歐陽進說密奏上寫這些東西這不好吧,馮金鎖說道:“寫此詞方可達意,今上既講規矩,也講氣氛,發出去吧。”

在他的堅持下,歐陽進同意了,嗣後,當秘奏到達皇帝手中,皇帝批覆喝彩曰:“好一個西北望,射天狼,朕當為史卿家浮一大白!”

在秘奏上馮金鎖還寫了與會者諸人表現,寫到王雙時,馮金鎖寫道:“總督安排王雙打接應,王雙即時應承,並無不悅。”

皇帝看到這條內容後很欣慰,因為他告誡過川軍諸將:“不可因有從龍之功而驕恣,對他人多容忍,更不要搶功勞!”

王雙完全按皇帝的意思做了,日後就能保全他的榮華富貴。

固然君要識做,臣子更要識做,方可有光武禮遇功臣的結果,而無(漢)高祖屠戮功臣之患也!

……

注1:李存孝武藝非凡,勇猛過人,是後唐李克用麾下驍將、義子。隨著李克用南征北戰,平定黃巢起義,收複潞州,討伐幽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曆任汾邠邢三州刺史,後背叛克用,被克用處死。

存孝天下無敵。就連武功出名的“鐵槍”王彥章(其傳奇是日不移影,他連打唐將三十六員),也打不過李存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