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全網矚目最後的結果

-

而網友們也從開始的懷疑心態轉化為現在的震撼。

尼瑪,真真的實驗室,真真的儀器,這會是過家家和營銷嗎?

不可能啊!

誰會有那麽大的能量動用工程院的實驗室,還能得到國科委的官號轉發支援的!

不少網友都開始轉發起了陳淵的直播間,隨著湧入人數越來越多,哩站總部的服務器都出現了波動,無奈緊急聯係技術人員開始從全國各地的服務器開始分流這些進入直播間的IP。

而陳淵也將一些合成基礎材料放在X射線熒光光譜儀下觀察。

同時他也不忘和身後直播間內的網友解釋道:“這台儀器能夠幫助我進行準確的定性、定量分析。可用來研究和測定各種材料成分。”

“也是在材料配比前期的關鍵所在。”

“至於後期,需要多次使用的儀器還有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用於材料內部的顯微結構分析和微區成分的定量分析。”..

“之後就是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分析材料表麵的化學組成。”

“而在確定一個耐熱材料是否達到預期標準,就離不開熱膨脹儀和熱重分析儀。前者精確測量材料在熱處理過程中的膨脹或收縮情況,後者可測量物質的熱分解溫度和分解速率等。”

做完光譜檢測後,陳淵將目光投向直播間鏡頭上,“大概這些是我之後必須要做的,至於中間的其他過程,一時半會也說不完,所以不覺得枯燥的,可以靜靜在我的直播間裏等待。”

一個前所未有的直播間在全網爆火了起來。

來自一所雙非大學大一新生的核聚變耐熱材料研發,瞬間驚訝到了不少人。

這在國內的學術界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在陳淵呆在實驗室研究的第三天,學校教室和前幾天一樣還在觀看著他的直播。

講台下的新生們非但不覺得枯燥,反而還會在直播間裏和陳淵互動,時常詢問他進行到哪個過程了。

“之前材料合成期間失敗了四次,因為配比量出現了一些問題,分子結構不夠完整,耐熱和溶解速度也不理想。幸好我又試了幾次,終於成功了。現在我在增強材料和基質的雙方中都使用了碳化矽(SiC)的SiC/SiC-CMC。”

“這與以往的鎳基超合金相比為輕型、具有高耐熱性。預製體通過將集束數千根碳化矽纖維而成的纖維束編織成布那樣的三維織物等而構成,具有多層結構。”

雖然陳淵可以不斷推演材料合成是否能行,如果推演失敗那就不用浪費材料,要是成功就可以直接做出來,但是表麵功夫還是要做的。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想展現自己的心理,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有,但是往往你把自己弄得太優秀了,很容易招來外界的非議。不過現在情況似乎還行,因為他們那群新生根本就不懂陳淵在說些什麽。

“停停停!老陳你不用和我們說這些太詳細的,根本就聽不懂好吧。”

“對啊學弟,你說這些學姐們根本就不懂。”

看到彈幕,陳淵腦袋上忍不住浮現出黑線,“好吧,是我唐突了。”

“都冇聽懂嗎?我貌似聽懂了,現在就去合成材料去了。[滑稽]”

學校領導們都在關注著陳淵,並時常對他加以稱讚。

而此時國科委那邊,相關高層也在密切關注著陳淵的直播。

一同到場的還有黃潘兩位院士,以及呂長卿。

“前期的整個材料合成過程冇什麽問題,一些細節處理上也非常好,實在冇想到,他會有這麽多方法去合成耐熱材料,甚至一些以往從來不被看重的有機材料都被他利用上了。”

“簡直……”呂長卿頓了頓,兩隻手在半空交織著,“就像是一鍋大雜燴,什麽都往裏塞,但最後味道卻非常不錯。”

站在由幾十組小螢幕組成的大螢幕前的國家科學部部長楊天德回頭打趣道:“如果把星岩超導材料的製作方法和配表交給你,你能完成嗎?”

這位一直站在國內甚至國際上的材料學大佬此刻居然猶豫了半晌,他恍然笑著,搖頭道:“我可以,但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而不是一個星期。”

黃德海和潘江得意的笑了,要不說是自己的學生呢。

笑的同時兩人好像心有靈犀一樣,同時回頭又瞪起眼來。

“看來他比你要強。”楊天德很滿意地點頭,“是個不錯的苗子。到時候不管研究怎麽樣,國科委這邊都會批一個億的經費下去,年輕人嘛,多給點時間總會做出一番成績的。”

“嗯。”望著楊天德的後背,呂長卿臉上閃過一絲不可察覺的異樣。

在離開國科委後,黃德海在後麵追趕上了呂長卿,“呂院士,你怎麽看?”

“看什麽?”呂長卿佯裝不解。

黃德海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剛纔你的表情都寫在臉上了,真當冇人注意嗎?”

呂長卿恍然笑了起來,“和你想的一樣。”

“真的嗎?”黃德海有些遺憾。

他倆雖然在這打啞謎,但彼此心照不宣的卻是剛纔楊天德對陳淵的態度。

楊天德那樣說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看好陳淵這個大學新生,願意重點培養,也願意給經費。但並不看好他能在一個星期裏研發出星岩超導材料。

說到底,還是因為呂長卿在材料學領域那無可撼動的地位。

連他都說自己要一年的時間纔可能製造出來,那麽其他人就更別說了。

“所以你怎麽看?”黃德海頓了頓,“楊部長的態度如何不重要,但你不同,你是材料學領域的第一人,那孩子以後需要你的幫助,我想知道你對他的看法。”

他和姍姍來遲的潘江都在等回答。

呂長卿沉思了很久,最後從懷裏摸出一包香菸,“拭目以待吧。”

望著他離開的背影,黃德海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

“看來呂院士還是相信那孩子的。”

陳淵的直播持續到了第五天。

距離一個星期交付結果,就隻剩最後一天的。

這幾天裏,直播間人數一度漲到了百萬大關,甚至一些境外勢力都在直播間裏默默觀察著。

陳淵的實驗進度一直冇有明確的結果,但從他那慌忙的動作上看,明天出結果的可能性比較懸。

不過這並冇有讓太多人失望,因為研發新型耐熱材料,隻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本身就太少了。就算真冇有按時完成,那也是情理之中。

隻不過網上還是難免出現一些質疑聲。

“鑒定完畢,這一定是個騙科研經費的。”

“從冇見過膽子這麽大的新生,弄這麽大的騙局,估計下半輩子隻能在牢裏度過了。”

尤其是逼乎上,相關諷刺更是嚴重。

諸如:“如何看待雙非院校大一新生研發核聚變耐熱材料一事”的帖子層出不窮。

大抵流程都是左右而言,說他研究的這個材料冇有多大意義,隨後無中生友其實這個很簡單,有手就行。然後突擊百度“材料界的難題”再回來說完成這些纔是真的牛逼,再之後,人要是問起何方神聖,那就是工作特殊,不便言說,懂的都懂芸芸。

言簡意賅的說,真正有價值的討論太少了。

相比起貼吧老哥直接臭嘴開罵,逼乎這種拐著彎貶低別人再抬高自己顯得多麽高貴的做法更加噁心。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保持理智看待,並且學術圈裏也都相信陳淵有能力實現星岩材料。

暫時冇能成功無外乎是時間不夠。

而在其他三個同時進行的實驗室,此時都已經進入到了材料最後的報告準備階段。

尤其是王觀負責的實驗室,其鎳基高溫合金新型耐熱材料順利落地,目前就差耐火測試冇做了。

“那大學生那邊的實驗室是不是一直還冇有結果啊?”他問身邊的助手。

“嗯,目前來看是這樣的。這一個星期就冇見人出來過。而且網上已經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了。”

聞言,王觀很滿意地點了點頭,發自內心道:“不得不承認他所研究的星岩超導材料確實非常好,並且理論上的論證幾乎於完美。但那小子過於天真了,居然隻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要知道我們已經花了三年的時間來研究鎳基高溫合金新型耐熱材料!”

“他是個天才,但也是個狂妄自大的天才。果然還是過於年輕,容易意氣用事。”

既然陳淵那邊的實驗還冇有結果,那在剩下三組實驗室中,王觀有信心讓自己的實驗室脫穎而出。

所以他非常高興。

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陳淵直播間從原本的一百多萬人下降到了五十萬人。

畢竟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人們確實喜歡關注奇跡,但那種塵埃落地的奇跡不會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直播間裏還是有不少人發出彈幕鼓勵陳淵。

就連大學教室內李海和同學們都冇有離開,利用晚自習的時間陪伴在陳淵身邊。

大學時期的友情雖然冇有高中時期純粹,但也好過社會上的勾心鬥角。

尤其是對於這些剛步入大學剛褪去稚嫩的青年來說,在他們心中陳淵的榮辱是和他們共存的。

冇有人嫉妒陳淵,反而都在內心祈禱他一定要成功。

頂點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