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飯館?青樓?

-

準備好禮品,趙守中攢了一個月的話,也對著楊墨輸出完畢。

雖然楊墨不咋搭理他,但他自己叨叨叨也能說好久。

每次其他人看到那個場麵,都覺得好笑。

趙守中好像一個嘴碎的老婆婆啊,又像個好奇寶寶。

一個勁的問楊墨問題,還把自己這段時間在家裡發生的一切,事無钜細,都跟楊墨說。

他們離開之前,見到了崔大。

他來店裡,就是跟周越說一聲,崔夫子來縣裡任職了。

周越好奇道:”傳言不是說,崔大人要做宜州知府嗎?“

”是知府,但我家老爺不想去宜州辦公,稟明瞭聖人和吏部,他們同意他來宜縣坐堂。“

”哦……“周越不懂,很懵。

難道這辦公地點,還能自己任選?

“還有個問題,宜縣的知縣呢?朝廷派人來了?”

“無,聖人說既然崔相喜歡宜縣,就把宜縣知縣兼了吧。”

哦,冇想到這朝廷官員的任免,如此草率兒戲?

崔大繼續道:”我家老爺說,他喜歡宜縣,也有弟子在宜縣縣學就讀,因此很想在此辦公。

況且,老爺也就是掛職知府,其實大多數的事情,還是府裡的同知和通判來做,老爺隻在大事上看看,簽字即可。“

得,隻知道朝中有吉祥物,冇想到地方官也有吉祥物。

隻是這宜州的知府,其實並不好做。

因為宜州地界,年前年後一個多月了,一片雪花也冇有見,一滴雨也未落。

本來此地就容易發生旱災,這正需要水的春天,滴雨不下,真的讓人恐慌。

天災往往伴隨著**,據傳山裡已經開始出現了土匪劫掠。

春天青黃不接,加上旱災之後大多是蝗災,百姓十分恐慌。

崔夫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宜縣上任的。

雖說他是吉祥物,但出了事,他還是要背鍋的。

京裡他的政敵,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就是這個任命,也是有人在背後搗鬼,各種明示暗示,讓聖人把他弄到這裡來。

說什麼這裡離得京城近,皇帝想崔相了,就能立刻召回。

說什麼崔相一直隱匿在宜縣的山裡,看來是對這裡有感情。

說什麼崔相冇準在宜縣有相好的,才丟下家裡的妻兒來這裡逍遙自在的。

越說越離譜,說得多了,皇帝信了那些人的胡話,對崔相要給亡妻守孝的誓言置若罔聞。

最後還是派崔人傑去宜州做一任知府。

當然,崔相要去去宜縣坐堂,更加坐實了他在宜縣有所牽絆。

皇帝很滿意,欣慰於自己聽了那些人的話,給崔老找了一個大家都滿意的好去處。

殊不知,那些人就是想讓崔人傑來這裡背鍋的。

宜州的大災,早有端倪了。

有心之人,通過各地的奏報,細細觀察和分析,對這裡將要發生的大事,心知肚明。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崔人傑不單單是一位文人,一位威望極高的宰相,一位銳意改革的變法派。

他更是一位能吏,當年他可是從小小的縣府巡檢做起,曆經判官、縣丞、知縣、知府、府尹、鎮府使、知製誥、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參知政事、樞密副使、禦史……慢慢做到了首輔。

他做過的官,堪比大輝朝一本官位明細圖。

從小到大,從文到武,他做了一個遍。

因為大輝朝以文治天下,文官的地位比武官高。

因此很多武官職位,由文官擔任。

可以這麼說,崔相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踏踏實實從底層走上來的。

雖然他出身高,但在地方做官的時候,深入民間,看見了太多的人間疾苦。

他對底層百姓充滿了同情,並因此發揮聰明才智,為地方做了很多實事。

他的官聲一向很好,就算是他的政敵,都冇辦法找出他的錯處來。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隻能從那說不清楚的黃謠入手去詆譭他,打擊他。

周越從京裡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以後了。

在這十天裡,崔知州做了幾件大事。

第一,向朝廷申請,撥糧撥款到宜州,萬一有災荒,立刻放賑。

第二,請求朝廷陛下,免收宜州今年稅賦的一半。

如果旱情繼續嚴重,再發生蝗災,就請免除宜州一年的稅賦。

第三,針對有一些人,蠢蠢欲動,企圖煽動不明真相的百姓去做強盜,強搶來往客商的事情,用雷霆手段,派兵鎮壓。

同時懸重賞,鼓勵村民自發捕盜。

聖人自從發下讓崔相去宜州任知府的聖旨後,就後悔了。

一朝宰相去做個小小的知府也罷了,還讓他這個歲數,去那麼窮困的地方。

聽聞今年那裡遭災,他內心更加不安了。

但當他看到崔人傑上的劄子的時候,心情豁然開朗。

到底薑還是老的辣,崔相這三條措施,迅速、精準,直擊要害。

愧疚的皇帝,正不知道怎麼彌補之前犯的錯呢,看到這則劄子,立刻禦筆批道:”可。“

皇帝身邊伺候筆墨的侍者,從來冇見聖人批摺子這麼快過。

這三道措施,很快見了成效。

宜州的旱情,雖然還在繼續,但民情穩定下來了。

朝廷的糧倉裡,放滿了糧食,不怕冇有吃的。

今年的稅賦不用交,或者隻交一半。

走在路上也不怕有人突然跳出來劫掠。

日子還是要照過。

普通百姓就是這樣,隻要能有一口吃的,打不死我,我就要活下去。

他們很容易知足的。

周越這次帶著清墨進京,收穫滿滿。

她到了京裡,就派清墨去各個酒樓飯館吃飯。

她則跟寧王妃的見了麵,一個小茶館裡。

寧王也裝扮了一下,跟著寧王妃出了府。

當今陛下聖明,剛開始的幾年,對幾位兄長的監督十分嚴格。

後來看他們都老老實實的在家吃吃喝喝,忙著生孩子,就放鬆了對他們的監督。

明麵上雖然冇有取消對他們出府的禁令,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喬裝改扮出府遊玩,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隻要不出城門,就行。

這次寧王妃就帶著一箇中年男仆出了門。

她平時出門巡查自己的鋪子,采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是可以的,但不可離開京城。

他們的兒女是可以離京的,但不可走太遠。

不能與地方官接觸。

女人之間,隻要目的一致,談判很容易。

況且周越見寧王妃的樣子,就是一個慈眉善目的鄰家大姐的樣子,一見就覺得親切的很。

寧王妃看周越,就是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大姐姐的樣子。

因此他們互稱姐姐,各論各的。

在茶館裡談了談,寧王妃帶周越去看了她手裡的幾間鋪子。

最後選定了一棟三層樓,位置在繁華的市中心。

因為太大,租金昂貴,在這裡開酒樓的租客,幾年內換了好幾家。

他們都不賺錢,賠了不少錢。

周越一眼就看上了這裡。她決定對它進行大改造。

當她坐在寧王府裡,把改造計劃對寧王妃說完,一直不吭氣的寧王突然插話:”你這是要開飯館還是要開青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