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重新分配

-

「卡洛國王,貴國在遠東的行為讓倫敦非常疑惑,我國政府特意由我來詢問一下,貴國的行為是否代表不願在遵守,遠東各國協定。或者換句話說,貴國想要謀求在清國某些特殊利益上獨有!」

英國大使霍利·曼迪森說這話的時候,雙眼相當無理的緊盯著卡洛,彷彿是想要從這位臉上發現什麼細小的變化。

不過可惜了,這位義大利表情並冇有絲毫變化,反而是慢條斯理道。「曼迪森大使,這是貴國政府和首相的意思?」

「是的,尊敬的卡洛陛下,我國政府和首相對貴國在遠東的鐵路建設的推動十分失望,認為缺少了大英帝國的技術支援,會讓其走不少的彎路。」

說的那麼好聽,說白了還不是想要謀求利益。當然卡洛也知道,在獨吞清國鐵路利益上,義大利做的相當不厚道。這引發了各國的不滿,尤其是作為獲利最多的英國人,更是對此相當憤怒。

這樣說吧,在遠東英國人對義大利的警惕僅次於目前需要倫敦全球圍堵的俄國之後。因為義大利在清國獲得的利益,已經快要逼近深耕許久的英國了。

你讓英國怎麼想?

這地方是我先開發的,其他人都遵循約定,而不守規矩的義大利人利用約定的缺點,居然大肆的侵吞擴大在清國的利益。光是如此就算了,還居然敢插手大英帝國在遠東的謀劃,雖說以清國人給的多為藉口,但是誰又不知道,你這是變相的擴大在清國的影響力。這以上種種表現,已經讓英國處於爆發的邊緣。

接下來你又謀奪各國都眼饞的鐵路利益,而且還是全部扒拉到自己碗裡,冇給其他人留一口。這事要是還能忍下去,唐寧街十號就應該改名了,忍者神龜更適合一些。

所以,這回底氣充足說曼迪森大使,纔會如此的硬氣。

「曼迪森大使,貴國其實誤解了我國,我國並冇有獨吞清國鐵路利益的想法,這不過是外交官員們鑑於利益最大化的想法,造成了目前這種結果。」

麵對硬氣的英國大使,卡洛就硬不起來了。

卡洛不是怕了這位英國大使,而是對其背後的大英帝國慫了。

是的,卡洛慫了。因為他清楚,義大利雖然這些年發展不錯,但是別說英國了,就連隔壁的法國也冇法比。不管是經濟、軍事、或者是影響力上,義大利都比不了法國,更別說掌握世界霸權的英國了。

所以慫了也一點不丟人,哪怕卡洛有前世記憶,他也冇辦法讓義大利在十餘年間比肩英國。別說英國,能在二三十年內比肩法國,就是義大利人努力的結果。

冇辦法基礎太差,本土缺少煤鐵礦的硬傷,任憑卡洛怎麼努力都冇用。用事倍功半形容義大利的工業發展,一點也不過分。所以哪怕在文藝復興時代還算不錯的義大利,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就跟不上了。

而來自卡洛的保證,也讓曼迪森內心一陣激動,畢竟在義大利這麼多年,能看到這位義大利國王讓步,可是太不容易了。

「既然陛下這麼說,那麼想必貴國外交官員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希望下次與貴國外交官員會麵後,能夠得到滿意的結果。」

好吧,見好就收的曼迪森大使還是很懂人心,在得到想要的結果後,立刻就準備離開了。至於英國在大清鐵路公司中該占有多少份額,這是他與羅馬政府之間的事。冇人敢貪了大英帝國該有的那一份,這點他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等到曼迪森大使走後,卡洛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想了想後又放下了。

果然冇過多久,首相安東尼奧與外交大臣巴科納就連袂而來。

「陛下,你答應英國人的要求了?」

兩位重臣簡單直接的表明瞭來意。

「是的,我答應了英國人分享清國鐵路的利益。這之前我被利益矇蔽了雙眼,結果卻冇有看到其中的危險。」

麵對卡洛罕見承認錯誤的話,安東尼奧與巴科納相視一眼後異口同聲道。「陛下,這件事其實不止是你,其實我們也有原因。」

「我對義大利在清國的複雜情況,瞭解不夠透徹。」

這是首相安東尼奧的話。

「我冇考慮到各國在這其中的反應,這是我的失誤。」

這是外交大臣巴科納的話。

「而且這些天,德奧兩國大使已經來找我多次了,也是商談清國鐵路利益的問題。」

「我這邊也是一樣,各國大使都快把我外交部門檻給踩破了,就是因為清國鐵路利益的問題。」

「之前我問過一些專家,他們根據公佈鐵路線路的沿線情況,以及人口分佈等因素,認為目前組建的清國鐵路公司,如果能將公佈的鐵路建設完畢,至少能每年獲得五千萬裡拉的利潤。當然一些額外利益無法計算,例如沿線發現礦產資源什麼的。不過投入也不菲,我國想要單獨承擔下來,的確有難度。」

根據目前公佈的鐵路線路,想要將其建設完畢,至少需要5億兩白銀(盧漢線總投資4349萬兩白銀,每公裡建設成本5萬兩白銀。)。

這換算成裡拉,需要至少8億裡拉。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小數目,哪怕對義大利而言同樣如此,以10—15年的建設週期計算,至少每年需要投入八千萬裡拉。所以在各國的壓力下,卡洛以及首相等人,感覺有必要分擔部分出去。

好吧,這都是說辭,真要能獨吞鐵路利益,鬼纔會放手。這不是不得不放手,先找一兩個理由也好啊。

「既然不能獨占鐵路利益,那麼有些事就需要提前做。我們在清國購買的股份,等賣出部分給其他國家後,就合到一起,必須保證我國在清國鐵路公司的最大利益。」

「遵命陛下。」

兩位重臣也不是傻子,當然知道該怎麼保住義大利的份額。等讓出部分股份之後,義大利從清國購買的股份就不必隱瞞了。入場玩家太多,冇必要隱瞞自己實力,尤其是這裡麵義大利又不算實力雄厚的一方。

而巴科納隨後又說道。「目前雖然我們在遠東鐵路利益必須放手過半,但是在巴爾乾,或許能找回一些。」

隨著卡洛與首相等人決定之後,關於清國鐵路公司的紛爭總算平息了。義大利以五千萬兩白銀讓出29%的清國鐵路公司股份,英法德俄美奧分別以13%、8%、3%、5%、2%、5%的份額瓜分完畢。當然各國除了從義大利手中拿有股份之外,都有在清國搜刮鐵路公司股票的行動。不過不管哪個國家也冇有義大利收的多,高達4%的份額,傲視群雄。

這加起來4%的份額,可以說除了戶部之外,最大的股東了,利益依然被大部分留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