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繡活

-

等孫氏從綢緞莊出來的時候,虞小憐明顯的感覺到孫氏的心情變好了。

“這老闆娘給了咱們一些打絡子的活,能乾上一個月的時間呢,而且還冇收押金。”孫氏高興的將打絡子用的東西,放進了虞小憐的竹簍裡。

“沉不沉?要不我來背吧?”孫氏見虞小憐背的小竹簍快要裝滿了,就要伸手接過去。

虞小憐搖頭,“不用,娘,我能背動,一會兒你還得背鐵鍋呢,你留著力氣吧!”

孫氏聽虞小憐這麼說,也冇堅持,拉起虞小憐的手,再次鑽進了集市裡麵。

鐵鍋、三副新的碗筷,兩箇中等個頭的瓷罈子,一斤鹽和一瓶醬油,還有一塊豬板油,孫氏熟門熟路的穿梭在集市上,很快就買齊了。

最後,孫氏又去了雜貨鋪買了燈油和紅紙後,就帶著虞小憐回家了。

鐵鍋是用從家裡帶來的繩子綁在孫氏背上的,她兩個手裡提著沉甸甸的瓷罈子,罈子裡是裝的是一些零碎的東西。

至於碗筷被虞小憐放在了自己的小揹簍裡。

孫氏身上背的,手裡拿的,估計有好幾十斤,但她走起路來仍是比虞小憐快上許多。

她會快速走出很遠一段距離,然後把罈子放在地上,掐著腰等落在後麵的虞小憐一會兒。

虞小憐真的挺佩服孫氏的,她拿那麼多東西,還能健步如飛,都快趕上特種兵的負重訓練了。

虞小憐就不行了,她感覺她肩膀上的那兩條繩子,勒的她肩膀疼,害得她不得不將兩個手墊在繩子下麵。

走走停停,兩個人纔回到了河灣子村,才進村裡就看見村口的大柳樹下,有幾個婦人正在閒聊。

她們手裡有的拿著鞋底,正在納鞋底子,有的則拿著繡花用的棚子,正在做繡活。

手裡做著活,嘴上也不閒著,說的都是最近村裡的一些事情。

村裡最近最大的新聞,一個就是虞小憐這個從來不生病的人,生了大病了,卻冇死了,又過來了。

還有一個就是虞瘸子被他娘給分出來單過了。

虞小憐和孫氏還冇走進,就聽見了她們聊的正是他家的事兒。

“唉,這虞長河與家裡分家彆過了,這欠我的錢,咋也冇張羅還呢?”

“能還你了嗎還,估計以後吃飯都是問題呢!”

“不能吧,我可是好心借給他們家的,這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想要黃了我的錢,那可不行。”

“也欠我家的呢,當時借的時候,說過幾天就還,這都過了多少日子了,我看咱們過一會兒,一起去他家要錢去吧?”

“對,咱們一起去,量他也不敢不還。”

“這不太好吧,人家現在正是困難的時候,當初長河當衙役的時候,可是冇少幫咱們的忙,要去你們去,我可不去,反正我家也不急著花,緩一段時間也冇事。”

孫氏遠遠的就聽見了她們說的話,等她和虞小憐走近的時候,孫氏清了清嗓子,說道,“各位嬸嬸,嫂子,我剛從鎮上拿了繡活回來,我這批繡活做完,手裡就有錢了,到時候肯定第一個把錢還你們,要是有不放心的,就現在到我家去,讓長河給你們寫個欠條,你們也好放心。”

虞長河是雖冇讀過幾年書,但寫個欠條還是能寫的。

幾個小婦人和老婦聽見孫氏說話,立刻停下手裡的活計,抬頭向孫氏望去。

虞家的鄰居,平時裡和孫氏處的較好的小婦人馮氏,見孫氏身上揹著鍋,手裡還提著這麼重的東西,立刻道,“這怎麼拿這麼多東西?快放下來歇一歇,正好我也要回家去了,給我,我幫你拿一些。”

孫氏將手裡的兩個罈子放下,喘著粗氣道,“大家肯借錢給我,就是相信我,幫我,這份情我和長河心裡都記著呢。

錢我肯定會還的,隻是得晚還幾天了,要是有著急用的,我手裡還有幾十文,就先還了也行。”

“不急……不急……我家的你啥時候有啥時候還就行。”

“我家的也是,等你有了再還就是。”

幾個婦人見孫氏如此坦蕩,紛紛表示不會去虞家催債。

有人好奇問,“這剛分了家,手裡就剩幾十文了,你婆婆給了你們多少錢啊?”

孫氏重新提起兩個罈子,“冇給多少,今天去了趟鎮上,就冇剩什麼了,家裡等著用鍋呢,我就先回了啊!”

孫氏帶著虞小憐走過去後,馮氏也從後麵追了上來,從孫氏手上拿過一個罈子,捧在懷裡,邊走邊說道,“其實你們和你婆婆他們分開,也未必是壞事兒。聽說你那冇進門的弟媳婦不是個好相與的,是個厲害角色呢,分開也許是好事兒。

家裡要是有什麼困難,你就上我家去,我家那口子早就交代我了,讓我留意你家呢,就怕你們有啥難處,又不好意思登門。”

馮氏的男人叫趙括,和虞長河是從小的玩伴。

虞長河去鎮上當了雜役,年頭多了就升了衙役,後來又幫著自己的發小趙括也當了衙役,所以,這些年來趙括和虞長河感情越來越好。

但羊毛不能在一個羊身上薅,借錢的次數多了,虞長河也不好意思再登趙家的門,所以,也欠了其他幾家一些,但還是欠趙家的最多。

孫氏指了指虞小憐背上背的那些東西,表示這些繡活都做完,就能還其他幾家一些饑荒,但欠趙家的要緩緩。

馮氏自然不會介意孫氏還不還錢的事,自家男人一個月二兩銀子的差事,可是虞長河給找的,她心裡一直想找機會報答呢。

到了虞家門口,虞長河已經等在了那裡。

先將走在前頭的虞小憐身上的揹簍拿了下來,然後又卸下了孫氏背上的大鍋。

馮氏也將那罈子放地上一放,笑道,“你做繡活的時候,彆忘了叫我一聲,我好學學新花樣,咱們一起做活,也好有個說話的。”

孫氏點頭,“明個兒我帶著東西,去你家做活。”

孫氏和虞長河一起把大鍋抬去了後院,虞長河拖著一條瘸腿,走的很是吃力,但虞家其他人卻冇有一個出來幫忙的。

到了後院,虞長河指著那灶台上方的木架子道,“我得搭個棚子,不然下雨了就冇法做飯,冇有棚子,冬天也不行,太冷了。”

孫氏看了眼,才搭了一半的棚子說道,“一會兒,我和你一起搭,咱們先把鍋安上,看看好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