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油豆皮和豆皮

-

“哇!好香啊!”

一進門,趙金麥就跑到了鍋前,驚歎的看著滿滿一大鍋豆漿。

“嚐嚐看。”

李逸舀出了一碗遞給了她。

“謝謝逸哥。”

趙金麥接過了碗。

吳壘一伸脖子:“不謝謝你壘哥啊?我磨了一上午,纔有你的豆漿喝。”

“嗯,也謝謝壘哥,壘哥辛苦啦!”

趙金麥忍著笑說了句,隨即左右看了下,問:“有糖嗎?”

李逸聞言問:“要糖乾嘛?”

“喝豆漿都得放糖啊!”

趙金麥解釋:“我喜歡喝甜一點的。”

聽到她的話,不等李逸解釋,吳壘就痛心疾首的說道:“傻丫頭,放糖真就糟蹋這麼好喝的豆漿了!你直接喝!這豆漿又香又甜,根本用不著放糖!”

“真的嗎?”

趙金麥將信將疑的端起碗來,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頓時眼前一亮:“哇!真的好香啊!還有點甜!”

李逸解釋:“那是碳水的甜,比蔗糖的甜柔和很多。”

“我的呢?我的呢?”

劉藝菲在一旁催促。

“少不了你的。”

李逸笑著舀出了一碗,遞給了她。

劉藝菲接過碗來,淺嚐了一口,也是眼前一亮,顧不上多說,隻是衝李逸比了個大拇指,就抱著碗小口小口的喝了起來。

看著他們一個個喝得香甜,節目直播間裡已經被流口水的彈幕刷屏了。

“啊!!看得我也想喝了!”

“【流口水】【流口水】【流口水】【流口水】”

“決定了,明天早上豆漿加油條,我要喝兩碗!”

“這種新鮮的豆漿是最好喝的!媽呀!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不放糖真的不腥嗎?”

“新鮮的豆子真的一點都不會腥,我們這邊做豆花,用的都是新鮮豆子,不然也會有腥味兒的。”

李逸將火關小,看了眼門外,問:“店長呢?”

“出去了,好像去貼指示牌了。”

吳壘一邊喝一邊解釋。

李逸聞言,就舀出了一碗,放在一旁,當做留給黃小明的。

跟著,他就找出了一包紙杯,舀了一些出來,衝吳壘示意:“給大家發一下,讓大家都嚐嚐。”

說著,他就拿起一杯,遞給了跟拍自己的PD蔡師傅:“蔡哥,你嚐嚐。”

好東西要分享,在場這麼多工作人員,怎麼可能讓他們都乾看著?

吳壘仰頭將碗中的豆漿喝完,就跟著李逸把豆漿分發給了現場的工作人員。

看到一個個工作人員喝著豆漿,都是滿臉的驚豔,直播間觀眾也不由得紛紛讚歎不已。

“這個李逸人還挺好的,還不忘給工作人員投喂一些。”

“我也想喝!現在去芒果台應聘還來得及嗎?”

讓吳壘去給剩下的工作人員分發,李逸則回到了大鍋前,看了眼鍋中的豆漿。

他剛剛關小了火,鍋裡的豆漿已經停止沸騰了。

豆漿的表麵逐漸冷卻,凝結出了一層金黃色的膜。

見狀,李逸拿過了幾根乾淨的竹條,搭成了一個架子。

跟著,他就用一根竹條沿著鍋邊插進了豆漿裡,輕輕一挑,就把那層膜挑了起來。

“誒?”

劉藝菲注意到了這邊,端著碗來到了近前,好奇問:“這是什麼?”

“有的地方叫油豆皮,有的地方叫豆腐衣。”

李逸隨口解釋著,然後將揭下來的豆皮拎起,讓它變成了一根卷在一起的條狀,搭在了竹架子上:“這樣晾乾以後,它就會變硬,就會變成腐竹了。”

“啊?腐竹是這麼做出來的啊?”

趙金麥驚訝的來到近前,好奇的看著李逸的動作:“我還以為是現代人用機器做出來的呢!”

李逸笑了笑,解釋:“腐竹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了,唐朝時期就出現了,不過那時候不叫這個名字。

明代《本草綱目》裡把它命名為腐皮,後來因為它外觀看上去像是竹子的枝條,所以也叫腐竹了。”

說話間,鍋裡又凝結了一層豆皮,李逸直接伸手一捏,就直接把豆皮從鍋裡提了出來。

“哎呀!”

趙金麥嚇了一跳,驚訝問:“你不怕燙嗎?”

“還好,現在豆漿冇沸騰,表麵隻有七十多度,隻要速度夠快,就不會太燙。”

李逸說著,就把豆皮放在了架子上。

劉藝菲看著他從鍋裡不停的揭著豆皮,好奇問:“伱到底是要做豆腐,還是做豆皮啊?”

“這兩樣都是一鍋出的東西。”

李逸解釋:“豆皮是豆漿裡的天然脂肪凝結成的油膜,要把這些天然脂肪都提取出來,剩下的豆漿才更容易結塊。”

“原來是這樣。”

劉藝菲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趙金麥又開口問了句:“那我們平時吃的乾豆腐,是不是也是這樣從鍋裡揭出來的呀?”

“那倒不是。”

李逸解釋:“這是油豆皮,乾豆腐是豆皮,這倆不是一個東西。

油豆皮是油脂,是從煮開的豆漿裡凝結出來的,就像牛奶裡的奶皮一樣。

豆皮是豆腐,和豆腐的做法差不多,都是壓製出來的,隻不過壓得特彆薄。”

“好吧,反正我都喜歡吃。”

趙金麥吐了吐舌頭,笑問:“你這次要做豆腐皮嗎?”

“做。”

李逸點頭:“我要做素雞,素牛肉,素火腿,這些都得用豆腐皮做。”

“肉還有素的?”

趙金麥懵了。

“有的。”

劉藝菲解釋:“在一些寺廟裡,會做一些素齋,裡麵有素雞,素肉之類的菜,但都是用豆腐做的。”

“這樣啊!”

趙金麥點了點頭,隨即吐槽:“既然都吃素了,乾嘛還要做成肉的樣子?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這叫仿葷菜。”

李逸一邊挑著豆皮,一邊解釋:“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我國。那時的佛家極力提倡修煉苦行,主張佛教徒食素,但冇推廣開,那時候即便是僧人也是可以吃肉的。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梁武帝因為篤信佛法,所以頒佈了《斷酒肉文》,主張佛教徒吃素,並規定僧人必須嚴格執行。

所以從那以後,國內的僧侶就全部吃素了。

但《斷酒肉文》裡有要求,祭祀用的三牲,也得全部改成素的。

老百姓冇辦法,祭祀不能用真肉,又得保證三牲能保持原來的形態,所以就嘗試用豆製品製作成肉的樣子,後來漸漸就演變成仿葷菜了。”

劉藝菲聽得好奇:“仿葷菜能做出真肉的味道嗎?”

李逸看了她一眼,笑道:“當然可以,凡是你能想得到的葷菜,都能做成仿葷的版本,保證你分不出真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