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節 文天祥晉京

-

金秋十月,應天府的天氣轉冷,達官貴人甚至穿上了裘衣來禦寒,但碼頭上人氣旺盛,熱度高漲,似乎把寒氣上下的人與貨物頻繁,一些力夫乾得熱火朝天,隻穿單衫忙碌著,兀自一身油汗!

泉州知府文天祥從航船上下了船,站在碼頭上,看到周圍熙來攘往的景象,心忖道:“果然是帝都!”

他所在位置是應天府新區天字一號碼頭,亦即皇城外圍,在經曆數年的建設後,皇城已經大部分建成,速度非常快,因此,朝廷整體搬遷入駐新區,文天祥適時到來,是來向朝廷述職。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江南西路吉州廬陵縣(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他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皙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

長著一副好皮囊,加上腹中有物,寶祐四年(1256年),二十一歲的文雲孫參加科舉考試,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宋理宗在位日久,倦怠政事,文雲孫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文章洋洋灑灑一萬多字,冇有草稿,一氣嗬成!

理宗覽後,親自選拔他為進士第一。

考官王應麟上奏說:“這個試卷以古代的事情作為借鑒,忠心肝膽好似鐵石,我以為能得到這樣的人纔可喜可賀。”

於是,成為狀元的文雲孫改名文天祥,改字為宋瑞(又字履善)。

不久後,因父親逝世,文天祥回家守喪。

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軍分兵三路,大舉南侵,宦官董宋臣建議理宗遷都。朝臣無人敢非議,唯有時任寧海軍(杭州一帶)節度判官的文天祥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

因建議不被采納,就自請免職回鄉,遂在韃軍攻破臨安府時逃過一劫,此乃天意。

孟之祥以明代宋,他是知道文天祥的名聲,遂重新啟用文天祥。

其實以文天祥如此逆天姿質,哪怕孟之祥不清楚他的,也會有不少人向朝廷推薦他。

在錄用前朝所有官員之前,他們都要經過短期培訓,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到二條,即官府工作的重點在於發展經濟,提升朝廷賦稅收入和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做不到就是失職。還有外敵入侵時,必須奮起抵抗,官員們守土有責,失土追責,逃跑者一概殺頭!做不到的,就彆來當官。

文天祥在培訓中完全認同朝廷這二條要求,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和當官就要有氣節,就此寫出了很漂亮的文章,洋洋灑灑地說明自己的誌向和工作方法。

在被提拔為泉州市舶司副使兼知府後,任上他積極發展經濟,諸如地方農業建設、修路和發展漁業、對外貿易等等。

泉州有對外貿易的傳統習俗,文天祥鼓勵民眾積極開拓,為他們提供貸款,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因此年年海稅收入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這是文的方麵。

彆說當地的惡霸漁頭逃不掉官府鐵錘轟擊,甚至海盜都被他整治了一番,表現出武的方麵。

不得不說狀元郎的腦袋就是靈活,在文天祥主政期間,泉州大治,變化很大,朝廷稅收劇增,民眾生活提升,作出優異的成績,被朝廷召至應天府述職。

他有恃而來,膽氣甚壯,但到達應天府新區,在上岸的那一刻,讓他一切的驕傲都收斂起來。

新區的市政建設超棒,路寬、路好、還有大量的綠化帶,那些移栽過來的樹木都蓬蓬勃勃地生長地丐為,還因地製宜,保留了大片的原生綠色地帶,漂亮,大氣,創造了優良的人居環境,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人在其中,心曠神怡!

路上民眾衣著光鮮,就連普通居民也穿得起絲衣,氣色很好,哪怕是街道上掃地的阿姨也不至於麵有菜色,這是生活有保障的充分表現。

帝都不愧是帝都,文天祥所經過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比不上帝都。

他下榻於新區東城的“豐裕賓館”,此地花園葉綠花紅,水流潺潺,為都市中的一方綠洲,擁有客房六百餘間,舒適典雅,是各地官員到此的指定接待賓館。

文天祥先到了吏部大堂報到,稟貼遞上去不久,吏部右侍郎吳堅很快在他的辦公廳裡接見了他。

吳堅(1213—),字彥愷,號實堂,浙江仙居縣官路後裡吳村人。淳祐四年(1244年),中進士。次年十月,任太學博士

開慶之亂,吳堅時任廣南東路的廣州知府冇遭遇韃劫,新朝後,吳堅升任廣東巡撫,政績卓異,到京任吏部右侍郎也不到二個月時間。

大明朝地方官員眾多,文天祥為其中之一,吳堅位高權重,這麼快就接見文天祥,乃是吳堅知道他簡在帝心,在他的檔案中見過皇帝批示,要好好觀察,認真考驗,若表現突出,則提拔重用。

如此的官員,不宜得罪,在他麵前不可以拿大。

兩人談起來,主要涉及經濟,吳堅之所以升官快,同樣是在廣東搞經濟,與文天祥有共同語言,兩人談得入巷。

吳堅這麼忙碌的官員,也足足與文天祥談了很久,影響到後麵的工作安排,以致於他的秘書頻頻在門口探頭探腦,卻不敢出言打擾。

秘書知情識趣,之前哪怕是朝廷的總督巡撫、三司官員(佈政使、按察使和都司)這類型的高級官員來部裡,吳堅與他們談也不過是一刻鐘,能談到半個時辰,顯然這個官員非常非常重要。

吳堅隻覺得意猶未儘,他讓文天祥先侯著,待朝廷通知,他讓秘書安排文天祥先在應天府各處參觀與學習。

一連數日,文天祥都在吏部人員的陪同下度過,到學校、工廠、田間等參觀,上街瀏覽市容,觀察市政等度過,日出就離開賓館,日落後纔回到賓館,生活得非常充實。

這麼一來,讓眾多同住賓館的來京官員看得眼紅,他們也有安排,但不象文天祥這麼緊湊和密集,也大多數不象文天祥般一來就有部裡的高官接待。

更讓他們喝醋的是七天後,皇帝召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