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節 戰役結束

-

餘玠作出決定:“齊正山激於義憤對夾穀龍古帶動手,姑念他認識錯誤,且夾穀龍古帶傷勢不重,故而從輕發落,勒令退役!”

確實從輕發作了,但對於煽動兵變的蒲元圭部官兵,則是大事,著令蒲元圭找出人來,嚴肅處理,如果找不出人來,則嘉州兵回去後,全部解散!

蒲元圭同意餘玠的作法,他回去後找出了煽動兵變的人,也是一個十長,他並無兄弟在此戰中死去,卻在現場煽動人心,隻能說他有意搞事情了。

此人被判處流放雷州十年,遇赦不得還,其他參與人員也作出處置,事情就此了結。

其他人都散去後,餘玠問孟之祥道:“長纓,你明白到為什麼朝廷對於咱們大兵這麼警惕了吧?”

“冇錯,一個由頭,都有可能激起兵變!”孟之祥點頭道。

“手握武器,殺心自起!所以,我們要謹慎。”餘玠告誡他道。

“冇錯,我們必須謹慎小心。”孟之祥點頭道。

“你的軍隊看似不錯,實際上也不咋地,你在重慶協助禦史調查的時候,你的統製官們準備兵諫,好在王堅很堅定,他要是一點頭,那青居軍就會順流而下,直薄重慶!”餘玠輕聲道:“但是,真要是到了那一天,那些人真的是關心你的嗎?是為你著想嗎?有冇有可能乘亂把你給乾掉呢!然後他們上位?”

孟之祥沉重地點頭道:“所以說,上位者如履薄冰,高處不勝寒哪!”

“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合乎道德、合乎律法,讓我們處於不敗之地,讓彆人無話可說,明白嗎,長纓?”餘玠語重心長地道。

“謝謝餘叔教誨!”孟之祥拱手道。

“走吧,我們去看看夾穀龍古帶!”餘玠並未多說,他知道孟之祥很精明,一點就明白,無須多說。

見著夾穀龍古帶,餘玠慰問他,說下麵的孩子們不懂事,傷了他,已經作出處罰,請他原諒。

夾穀龍古帶苦笑道:“我殺傷了貴軍這麼多人,該受此厄。”

餘玠告訴他說屆時準備送他們一家人去臨安府見皇帝,由皇帝作出處置,既然他識事務,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夾穀龍古帶知道這是獻俘闕下,自己丟臉,皇帝風光,但能夠保住家族人員性命,也得認了。

於是他說他一定好好配合,絕不會給朝廷與餘相公出難題。

餘玠告訴他說到時他們坐上川航,會得到很好的待遇。

……

孟之祥跟隨餘玠一起去,因為多官在場,他就秉承說多錯多,少說多做的原則,隻是聽,偶爾才說一兩句話,不過覺得怎麼好象夾穀龍古帶和夾穀堅實不時地打量他,樣子很親切的樣子,難道他們也有斯德哥爾摩症?

他與餘玠回到製司,兩人還有很多事情要商量,一是向朝廷報功,這次打下興元府,戰功非小,官兵們都指望著這個功勞去升官發財,還有死亡與傷殘人員的報告,要讓他們及時得到撫卹。

立功人員名單先由製司人員會同各軍主將進行確認之後,餘玠和孟之祥作最後的審定,再聯名發奏摺去給朝廷,一去一來都得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如果朝廷扯皮的話)。

二是攻占興元府之後,關於今後的防禦及進攻方略。

防禦冇得說的,立即加強興元府整個地區的城防,以防韃靼人來攻。

這是好不容易纔得到的地盤,將以興元府為中心,其西麵的沔陽、勉縣,北麵的褒中和東麵的城固,全都要構建城防,把各地區打造成銅牆鐵壁,讓韃靼人有來無回。

來之前,已經有計劃,兩個工程專家冉璡、冉璞負責起這個重任來,動用大量民夫趕工,整體問題不大。

“我們計劃由楊大淵全麵負責興元府,可是楊大淵的部隊曾遭遇重挫,能否負起這個責任來呢?”餘玠提問道。

“楊大淵部隊雖然遭遇重挫,但攻城時經過重組,表現尚可,且他先前守蒼溪大獲城不錯,建議還是由他負責。”孟之祥回答道。

兩人相對無語,說到底,四川乏將哪!

巴州知州譚淵表現更差,播州雄威軍是客軍不能用,利州都統製王夔有問題,嘉州鈐轄蒲元圭本來還行,今天鬨了這一出,也不敢用他的兵了。

至於實力最強的青居軍,則作為機動作戰部隊,不應該用在防守上,這是大家的共識。

最終還是由楊大淵負責興元府的全麵防務。

餘玠開玩笑道:“我們現在奪回了興元府,將來北伐,就是諸葛亮出祁山了。”

“諸葛亮冇打贏,我們現在也不好打啊!”孟之祥歎息道。

“我們守好蜀口,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了!”餘玠說道。

三是關於鳳翔府韃軍援兵不經陳倉故道來,而是從秦嶺山道過來,這山道複雜,本地人都經常迷路,他們怎麼過得來?

孟之祥說經過審訊俘虜,供出有宋兵引路,帶韃軍過來的,隻不過在亂軍中冇找到那幾個宋兵。

餘玠和孟之祥看地圖一判斷,正是王夔那塊去的人!

應該是王夔體罰士兵,導致士兵逃跑,引來韃軍。

兩人的猜測**不離十,不過,一來打了勝仗,南下韃軍被全殲,反倒是好事,二來冇有證據,不能對王夔作出指控。

唯有放下,對王夔不可重用得了。

……

兩人定下方略後,請來了楊大淵,聽聞兩位製置使將興元府防守重任交給他,楊大淵慨然道:“餘相公,孟製置,我必當死守興元府!”

他提出要有支援才行,就象當初守大獲城,後麵有青居城作支援,他非常地安心,孟之祥讓他放心好了,青居軍有二軍(五千人)就守在廣元,一旦有事,即刻馳援。

如此楊大淵接受了防守興元府的重任,他防守的麵積非常大,因此孟之祥把他的參謀部一分為二,讓參謀人員加入到楊大淵部曲中,為他策劃。

由於軍中乏糧,無力再舉,各支部隊在餘玠的率領下南撤回川中,孟之祥則留在興元府,等待著負責攻取三關的王堅、孟之昕、孟之璋回來後,青居軍才撤離。

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攻打興元府的戰役最終以大宋的全麵勝利而告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