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節 “泄壓”行動!

-

且說楊大淵密切注視著三關防務,知曉韃將汪德臣在仙人關外出現,遂派了楊大楫前去支援。

兄弟倆聯絡密切,楊大淵知曉汪德臣並未大舉,隻是騷擾,仙人關的城防並無壓力。

楊大淵不敢掉以輕心,傳令防區內各城池、關卡加強防禦,確保地方無失。

他守土有責,也曾參與收複漢中之戰,知道漢中得來不易,奪回漢中後,守住了蜀口,這兩年川地平靜,他也實在是開心。

讓楊大淵高興的是後方又有軍馬前來支援,不過一看到報告,乃是利州都統製王夔率兵五千到來,頓時心中不喜。

王夔其人自高自大,待人態度生硬,從上到下冇有一個人喜歡他的,偏偏他在前蜀帥時期活下來,有點資曆,簡在帝心,朝廷也一直用著他,彆人奈何他不得。

楊大淵想想後,隻好親自去接應他,畢竟人家到來援助,也得表示一番心意。

到了沔陽,得知王夔軍已到,遂去其營地,通傳後,得到允許進營,王夔僅派了一個副都統製迎接他,並未親迎。

去到中軍帳前,聽聞一片鬼哭狼嚎,原來是王夔正在體罰軍人,杖打六人,有的軍人已經被打得鮮血淋漓,看樣子很是不堪。

體罰軍人是任何軍官都會做的,但不應打殘軍人,畢竟軍人是來打仗,殺韃子

楊大淵搖搖頭,並未進帳,隻是讓那個副都統製去傳告,王夔遂出帳迎接他,兩人共同進帳。

兩人寒喧幾句,王夔說清楚是奉了四川製司之令到來,楊大淵說了些客套話,感謝他的來援,並說明軍隊後勤供應已經齊備,隻待雙方交接就行了。

王夔生硬地感謝了他,確實不錯,換作是以前,後勤供應有得扯皮,如今就很順暢。

話不投機半句多,很快楊大淵離開了,出帳時見到那個士兵奄奄一息的樣子,於心不忍,遂對王夔道:“王都統,大軍初至,不宜見血,此人快快給他治療吧!”

王夔哼了一聲道:“這個賊配軍對軍隊不滿,我對他稍作懲罰,看在楊都統的份上,去給他治療吧!”

部下們趕快把那個士兵給搬走,僥倖逃得一命,否則說不定會被王夔打死。

原來川軍中以青居軍首倡,開設小賣部方便軍人,一般軍官不插手,由士兵自營,收益也歸士兵用作。

之後各支川軍部隊也開設了小賣部,王夔部隊自然不例外,可小賣部的利潤歸他,賣的東西又貴又不好,軍人們不爽,出言抱怨,被他捉著,殺一儆百。

楊大淵告辭後離開,王夔望著他的背影,心生妒忌之情。

在他看來,楊大淵是軍中晚輩,本應在他之下,豈料楊大淵得到餘相公賞識,給他加了知漢中府的頭銜,文武兼治,下一步就能升任某路安撫使的職務,即以武轉文職。

如無文職,純是軍職,則不能升任安撫使,永遠都是一個大頭兵,以楊大淵現在的職位,過不了幾年,就有安撫使當上了!

楊大淵一心討好巴結孟之祥,有甚本事,打興元府時在金牛堡外敗戰,卻一樣得升官。

哼,既然餘相公和孟製置不賞識爺,爺找朝廷去!

王夔心中盤算著派人去京城送禮,自己也表現一下,看看能不能給自己升個官!

……

之後川中陸續有軍馬到來,乃是帥府中軍統製張實率兵五千、巴州知州譚淵領軍五千以及青居軍的孟牧勞、郭明亮的五千軍到,最後是餘玠與孟之祥在鷹揚軍的護送下到來。

楊大淵一一接著,他向餘玠與孟之祥彙報了汪德臣在仙人關外的動靜,餘玠問孟之祥道:“你怎麼看?”

“這是我們趕上了!”孟之祥認為韃軍此舉是佯攻,用來掩護他們的大行動,即包抄宋軍,遠征大理!

冇錯,韃靼人因為正麵進攻不順利而另辟蹊徑,前金將郭寶玉上書蒙古大汗蒙哥曰:“中原勢大,不可忽也。西南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圖金,必得誌焉。”

郭寶玉勸蒙哥包抄大宋,進攻大理,得蒙哥采納。

於是,忽必烈登場了!

孛兒隻斤·忽必烈乃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孫,監國托雷第四子,大汗蒙哥之弟。

他是1215年生,比孟之祥大一歲(原裝的孟之祥是1216年生)

蒙哥汗在位時,忽必烈受命總理漠南漢地軍事,駐牧於原金桓州(內蒙古正藍旗北麵)金蓮川。

忽必烈與其他蒙古人不同,他延請四方文學之士,形成了一個號稱“金蓮川幕府”的謀臣侍從集團。

這些人中有不少的漢族成員,大都是中州精英和碩德耆儒。他們多數是較長時間留在漠北或漠南金蓮川藩邸,一小部分漢地名士或因年邁者旋召旋歸,並不久留。此外還有眾多出自蒙古、色目,或具有宗教身份的人士。

且忽必烈是聰明的,他采納了智者姚樞的建議,請求隻掌漠南軍事,不領民政,從而在一段時間內避免了與蒙哥汗兄弟間的猜嫌。

對於這次準備包抄南宋,遠征大理之事,忽必烈更是親力親為,汪德臣在仙人關外的佯攻是策略之一。

此外,韃靼人各處的軍資、軍力也向著甘涼地區聚集,準備遠征。

對於韃靼人的舉動,餘玠與孟之祥還是瞭解到的,實際上南北的地下通商一直不斷,掌握在孟之祥手裡,向北方輸出奢侈品,根據商隊人員回報說韃靼人確實有聚集的行為,表明他們想搞事!

擺在餘玠與孟之祥有兩條對策,一是北伐,二是支援大理,但都不好搞!

北伐要遠出進攻,支援大理同樣也要出國,不再是本土作戰。

他們向朝廷奏報,朝廷的回覆是“卿可自決!”

等於說了白說,一旦打敗,朝廷就要治他們的罪,打勝了,是在朝廷的領導下,朝廷也有功勞。

餘玠想來想去,對孟之祥道:“長纓,看來你得出祁山了!”

孟之祥一口應允道:“冇問題!”

依他看來,韃靼人慾攻大理,無解。

韃靼人在他們的地盤出兵,走吐蕃而過,又不是走大宋,怎麼防?

隻有出兵與他們打,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降低他們進攻大理的能力,是為青居軍參謀部製訂的“泄壓”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