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節 哪裡都有帶路黨

-

“嘩!”一盆冷水潑到了部族族長紮拉嘎身上,此時他酒意漸退,被冷水刺激下,醒轉過來。

他睜開雙眼,發現自己躺在地上,看到身材高大的明軍官兵走來走去,頓時他不淡定了。

我在哪裡?發生了什麼?

未等他反應過來,一條馬鞭打下來,毫不留情地打在他的臉上!

這條鞭打得他皮開肉綻,一把粗野的聲音道:“跪著!”

幾把手連拖帶曳,紮拉嘎踉蹌地跪直,匆忙環顧四周,頓時心涼半截。

部族營地象被狂風吹襲過一般,已被夷為平地,營地各處有橫七豎八倒地的人馬屍體,殘肢斷臂橫七豎八地浸在血漬裡,紮拉嘎很熟悉,幾乎全是族人的,被掀翻的車輛和殘破斷裂的旌旗武器與屍骸穿插絞合在一起,各處帳篷或倒坍或燃燒著,煙氣上升,形成各種詭異可怖的造型。

紮拉嘎眼力可以的,他看到地上有一個熟悉的身形,正是族弟哲布,身中數十箭,死得不得再死了。

開戰時他身處部族大纛下,屬於重點攻擊的區域,不死纔怪。

在營地的邊遠之處,野狗和烏鴉聞風而至,開始了它們的盛宴,人趕不跑。

再看看,地上坐著一群群的男女,正是自己的族人,旁邊有裝備精良、氣宇軒昂的明軍官兵在監視他們。

明白了:無恥明軍不宣而戰,對自己部族偷襲,部族戰敗!

紮拉嘎心中痛悔無比,要是自己不喝酒就好了!

如今戰敗,大勢已去,他身邊有十人明軍官兵圍著他,對他虎視眈眈,而且,他的雙手被綁在背後,他什麼都做不了。

那些明軍官兵,個個膀大腰粗,目光狠定,一旦紮拉嘎敢輕舉妄動,必將下手不留情。

一隊騎士策馬過來紮拉嘎這裡,他們冇有下馬,為首一人,儀表堂堂,正是劉整的兒子劉垣,這次突襲韃子營地的戰鬥正是他來打的。

劉垣居高臨下地審視紮拉嘎,旁邊有軍官介紹道:“這位就是韃子的族長,我們是在床上把他捉住的,聽俘虜說他昨晚醉酒了,我們進攻時他起不來,我們真是選了一個好時機,嶽王爺保佑我們啊!”

如果這個族長冇醉酒,看他凶惡的樣子,或許明軍進攻會死傷多一些人。

韃子肯定失敗,明軍能少死傷一個人,乃是好事。

軍官提到了嶽王爺保佑我們,說的是嶽飛、嶽武穆,他被追封為鄂王。

現在孟之祥為帝,把嶽飛神化,視為星宿下凡,蓋章認定他是天上大鵬鳥轉世,主要根據是嶽飛之孫嶽珂在《金佗稡編》這本書裡說,嶽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自東南來,飛鳴於寢室之上”,嶽飛以此為名,字為鵬舉。

不僅僅朝廷神化,大家就認同,主要是嶽飛深得人心,由於外敵入侵不斷,人們需要精神支柱,嶽飛成為當時人們的精神圖騰。人們假托傳說,崇拜、歌頌的是一種偉大精神:民族英雄嶽飛“儘忠報國”,胸懷遠大,展示的民族氣節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特質,現在感召著軍人們,成為抗禦外敵、民族複興強大的精神力量,他的偉大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盪,如巍巍秦嶺,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首仗報捷,而且打出了驚人的戰果,我軍戰死者不足百人,殺敵逾千,得到俘虜數千和大批牛羊,眾皆高興。

劉垣更是喜悅,好心情地說閒話,他對諸人道:“漢末官渡之戰,曹操奇襲烏巢,守將淳於瓊醉酒被執,現此役情形,類似烏巢之戰也!”

一旁有人湊趣道:“曹操冇殺淳於瓊,將其割去耳鼻手指,縛於馬上,放回紹營以辱之,我等何不仿效之?”

“不錯!”劉垣笑道:“他是醉酒被捉,殺之汙了我的刀,就把他這樣辦理,割去耳鼻手指,縛於馬上,放回韃營以辱之。”

眾人紛紛叫好,就此定下紮拉嘎的悲慘命運。

若他那樣子被送回韃營,明軍不殺他,韃子必殺他,失敗者無尊嚴。

紮拉嘎真要感謝他當初心念一動,跟自家漢妾學了漢語,能粗通漢語,雖然對官渡之戰的典故不熟,但聽懂了割去耳鼻手指的字眼兒,明白到南人權貴在討論他的生死問題,那可不妙了。

若一刀把紮拉嘎給嘎了,說不定他會坦然受之,但割去耳鼻手指放歸,自己回去必死無疑,更可怕的是他身體不全,難以辨識,地府不收,成為孤魂野鬼,紮拉嘎怕啊。

他用漢語大叫道:“大人,你們不能殺我啊!”

此話一出,引人側目。

“大人“乃紮拉嘎用了鮮卑古語,意為首領,比如鮮卑軻比能大人,而漢人說到大人時則指父母,聽到的明軍會錯了意,以為韃子怕死,把他們稱為父母。

嗬,這韃子居然會說漢語,倒是一奇。

冇錯,韃子自高自大,把南人看得奴仆不如,怎麼可能學習奴仆的語言?

大部分的韃子不識漢語,他們使喚漢人時用翻譯。

明擺著劉垣心情挺好的,笑問該韃子道:“你有什麼貢獻,能讓大人我不殺你?”

聽到他的話,明軍官兵都笑了起來。

“貢獻”是什麼?

見紮拉嘎瞠目結舌的樣子,明白他聽不懂,劉垣真是心情好,耐心地轉問道:“你有什麼好處給我,讓我不殺你?”

“好處”這回紮拉嘎聽明白了,他不假思索地道:“我知道我們駐軍地點、人馬數量、道路、糧草放在哪裡,我統統說給你們聽,給你們帶路!”

此言一出,正要離開的劉垣兩眼發亮。

哦哦,俺發現了一個帶路黨!

“帶路黨”是孟之祥首倡的名詞,軍隊高層皆懂,一個合格的帶路黨能給已方帶來莫大的好處,給敵人帶來重大的危害。

不信,看看留夢炎就知道了。

劉垣望向紮拉嘎,正思忖著此言是真是假時,他聽到一旁的韃子俘虜當中有人罵道:“判徒!”

那人說的是蒙語,不料劉垣聽得懂!

這也是懂多一門外語的好處了,所謂知已知彼,百戰百勝,劉垣進修過蒙語,能夠熟練地對話。

他雙眸一亮,喝令把說話者捉出來!

被點到的蒙人驚恐地大叫“不是我”,哪由分說,一刀殺卻!

殺過人後,劉垣嘿嘿笑道:“好象是殺錯了!”

他有意用蒙語說的,然後他下令把聲音周圍的數人全捉出來,殺掉,寧可錯殺也不放過。

現場倒下數具屍體,明軍殺人如宰雞慘烈的一幕讓韃子們大氣也不敢喘,個個低下了頭,噤若寒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