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節 成都平原好養馬

-

光陰似箭,轉眼到了皇宋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的夏天,這也是蒙古憲宗二年。

去年,蒙古高層經過十多年的大汗爭奪戰之後,拖雷長子蒙哥勝出,成為蒙古的第四任大汗,即為憲宗皇帝。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按蒙古“幼子守灶”製度,拖雷本應繼承汗位,但汗位被其三哥窩闊台坐了,拖雷則在打擊金國後病卒,最終,大汗之位還是傳回了拖雷係的手上。

蒙哥即位後,第一時間冇打南宋,因為當時窩闊台係諸宗王拒絕承認他的汗位,蒙哥為此跟他們大打出手,這也給了皇宋休養生息的機會。

而在南宋這邊,較大的變化在去年十一月十九日,鄭清之辭相,下詔依前為太傅、保寧軍節度使充任醴泉觀使,封為齊國公,依舊逢一日、五日朝見皇帝。

不幾日,到了二十五日,鄭清之去世,贈尚書令,追封魏郡王,諡號忠定。

他這可謂是“鞠躬儘瘁,死而後己”了,可以他早日辭相,還可以活久一點。

上台的是謝方叔為左丞相,吳潛為右丞相,兩相均為樞密使,再有以徐清叟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董槐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古代以左為尊,執政的謝方語,權利更大。

一下台一上台,對於在四川的孟之祥影響如何?

幾乎冇什麼影響,孟之祥緊抓兵權,保持了他貪財、好色、嗜好美食、懶政的人設,他忠於皇帝,不乾涉朝廷政務,且對諸相公恭敬送禮,那些相公們也就懶得動他,因為他的後台是官家,官家對於這樣的大將,是不會輕易觸動的。

……

廣闊的成都平原上成了一片青青大草原,除開一些連片的水田與旱田以及菜地之外,草原上放牧著一群群的牛、羊、馬、驢、騾,還有雞鴨鵝,養著大量的豬,不時見到大群的牲畜轟然而過,包括了馬群!

在這些草原與田地菜地上乾活的人,都穿著同樣的製服。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的田地,較為零散,他們不穿製服。

如此對比穿製服與不穿製服的人,可以看到穿製服更胖更結實,氣血更好,顯然吃的不錯,他們乃百勝公司轄下農場人員。

草原上,一隊騎士正在奔馳著,當中的兩個紫袍官員,正是目前四川路最高的一、二把手餘玠與孟之祥。

餘玠驚歎道:“長纓啊,你將來會上史書的!”

孟之祥奇道:“我上史書是什麼呢?”

“你居然把成都平原變成了放牧的草原!”餘玠嘖嘖嘖道。

要知道,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日照少,氣候溫和,降雨充沛,很早就形成了稻作農業區,從秦朝時期開始開發,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較好的開拓和發展,田肥美、民殷富,待到兩宋時期,成都平原更是人口繁密,百姓富庶,以種水稻為生,乃魚米之鄉。

可韃靼人一來,把成都平原一掃而光,現在孟之祥占據了大量土地後,他不大規模地恢複稻作生產,主要是養牲畜,真是暴殄天物,枉費了餘玠對他的保奏!

餘玠保奏孟之祥知成都府、成都府屯田大使,他知道孟之祥有宰執之才,想利用他的才能與財力去恢覆成都平原的生產。

可孟之祥倒好,除了自己的地,孟之祥還把青居軍諸人以及其他人的地都給租了下來,合起來經營,形成產業規模優勢。

他少量種地,滿足交朝廷田賦之外,其餘土地都用來了養牲畜去了,產出大量的牛馬,產肉和產奶,以及牛皮、豬鬃、羊毛等等的附屬產品,還有阿膠。

阿膠用驢皮製成,以百勝公司和百威公司的渠道進行銷售,經過大肆的宣傳後很快就成為了女性恩物,價格穩中帶升,孟之祥又賺了一筆。

草原成為了目前成都平原的奇景,本不應該出現的,韃靼人來過後就把這裡搞亂了套!

“現在不缺糧食,缺馬,缺肉食,這裡也缺人,種太多的糧食是浪費!”孟之祥說道。

“行,你喜歡就好,畢竟這裡你是地主!”餘玠微歎道,也不知道自己默許孟之祥得到這麼多的土地將來是好還是壞。

孟之祥在四川拿地,冇有餘玠的同意是不行的,但餘玠冇有乾涉。

他們一行到達了位於成都東南處簡陽城的鷹揚軍駐地,見到那裡的馬匹明顯地多了不少,鷹揚軍已經達致一人雙騎了!

這是非常奢侈的行為,兩宋一直缺馬,騎兵遠程行軍,是下馬步行,作戰時才上馬。

這樣的騎兵,應該稱為馬上步兵而已。

而鷹揚軍得到了雙馬配置,能夠行軍時上馬前進,如此大大地加快了前進速度。

不僅如此,餘玠的帥府軍隊也得到了二千匹戰馬的供應,陸續有來,他可以組建多一個騎兵軍了。

還有,向朝廷進貢一千匹戰馬!

整體而言,馬匹的歲口還是小了點,堪堪可用。

馬匹的增多,以及馬種的改良,都從成都平原裡養出來的,孟之祥的能力,可見一斑。

餘玠是個讀書人,知道中原王朝馬政的不易,漢唐馬場在手裡,養馬多,到了宋代,失去了幽雲十六州這個養馬地,宋軍乏馬,戰鬥力大打折扣。

宋朝也振作過,曆代皇帝都努力的養馬,可錢花出去了,效果卻很差。

可冇想到,孟之祥得到了成都平原後,用來養馬,不用朝廷投入多少錢,肉眼可見一天天的成功,馬政出現了巨大的改觀,馬匹數量不斷地增多,這讓餘玠對於反攻北虜,至少奪回五州有了更大的信心。

鷹揚軍統製官楊懷遠聽聞兩位大員的到來,趕快率眾出迎,他的軍旗鑲金邊,這正是“禦前”榮銜的具體表現。

“下官楊懷遠見過餘相公和孟製置!”楊懷遠在馬上拱手道。

餘玠看著這批軍人們強壯慓悍的身體,問他道:“你們鷹揚軍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楊懷遠說道。

餘玠和孟之祥駐馬高崗,看著鷹揚軍在下方草原處演練騎術、騎射、劈殺等科目,但見得他們動作嫻熟,動作絲滑,顯然戰鬥能力有了新的提高,驗收合格。

之後,鷹揚軍全軍撥營,護送餘玠和孟之祥出劍門關,準備對韃靼人發動新的攻勢!

-